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這樣最好(第2/2頁)

當沈冷把他的大將軍格辛格的人頭仍給他的那一刻,他甚至覺得沈冷有些膚淺可笑,就好像那種很低級的人才會有的報仇橋段,一個卑微的年輕人被人打了之後報復的故事,然而經過深思之後伽洛克略忽然明白了,這就是為什麽寧人能長存於東方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都覺得,忍一時風平浪靜,可寧人不會,寧人會讓所有敵人都知道,寧人不能招惹。

伽洛克略長長的吐出一口氣,鋪開一張新的信紙,提筆寫下一行字。

尊敬的大寧皇帝陛下,請問,如何能擊敗寧人?

他提筆給的敵人寫信請教怎麽能擊敗這個敵人,這並不可笑。

與此同時,長安城。

軍報送到,不過那是一個月之前的戰事,皇帝得到的消息是沈冷已經帶四千新兵去了後闕國,營救被困在後闕的數萬戰兵,皇帝看著這份軍報久久無言,眉頭緊皺。

老院長看了看皇帝的臉色就知道戰事出了問題,從桌子上把軍報拿起來看了看,片刻之後也是緊皺雙眉。

“不管沈冷在西疆有沒有一個合理的借口,好在他在西疆。”

老院長放下軍報:“沒有想到戰事居然緊迫到這個地步,也許是低估了安息人。”

“朕從沒有低估任何一個敵人,哪怕是當初滅掉的南越,滅掉的求立,滅掉的渤海。”

皇帝看向老院長:“可這也是朕擔心的,大寧的將軍們百戰百勝不曾敗過,理所當然的以為任何敵人都不是自己的對手,連談九州都不能避免,如果他仔細思考就不會讓安息人把朕的十萬戰兵困住,這不是什麽很難看破的戰局。”

皇帝起身,活動了幾下僵硬的脖子,發出輕微的哢哢聲,每日伏案的時間太久,皇帝的脖子也就每日都在提醒他你這樣不可以,可是皇帝又沒辦法。

“朕是希望談九州能帶著榮耀退下去的。”

皇帝看了老院長一眼:“可如果沈冷這次沒能從後闕國活著回來……”

老院長感受到了陛下的怒火,那壓著還沒有爆發出來的怒火,當這怒火爆發出來的時候,天知道會有多少人會被燒成灰燼。

“能成為大將軍的人,就該有大將軍具備的眼光和能力,不然的話,別人也會說是朕識人不明。”

皇帝說完這句話之後走回書桌那邊,提筆準備給談九州寫一封信,他腦子裏的怒火就要透過筆尖寫出來的瞬間,筆尖卻停在紙上沒有動。

最終,皇帝在信紙上只寫了八個字。

好好打,朕信得過你。

“代放舟。”

皇帝叫了一聲,把寫好的信遞給代放舟:“加急送去西疆。”

代放舟連忙雙手捧著信跑出去,皇帝長長吐出一口氣後看向老院長:“朕,有個很荒唐的想法。”

老院長長嘆一聲:“陛下此時去西疆,不合適。”

皇帝當然知道不合適。

此時不是遠征北疆的時候了,那時候他可以讓太子留守長安,可是現在太子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讓他失望,所以若再離開長安的話,誰來留守?然而這還並不是最難以抉擇的事。

“如果事事陛下親力親為,下面人會覺得自己無能。”

老院長俯身道:“陛下剛剛給大將軍談九州的回信,其實已經足夠好,再多一個字都不用。”

好好打,朕信得過你。

皇帝沉默了很久,點頭:“所以,朕更應該讓二皇子長燁去。”

如果皇帝此時突然宣布禦駕親征西疆,非但西疆將士們會惶恐起來,整個大寧都會跟著惶恐起來,這和北征不一樣,北征,陛下禦駕親征是一件很提振士氣的事,不光是軍人,百姓們也覺得提振士氣,此時若陛下去西疆,百姓們會覺得西疆危險了,軍人們會覺得陛下不信任他們了。

可是一位皇子去了就不一樣。

那是陛下的態度。

皇帝沉默過之後說道:“朕讓賴成再給談九州寫封信,告訴他,朕不能與他同在前線抗敵,朕就讓自己的兒子去和他在一起抗敵,朕不能與西疆將士們同在,朕的兒子會與他們同在。”

老院長長出一口氣,俯身:“這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