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在心裏(第2/2頁)

她把自己背上背著的劍摘下來遞給沈冷:“這是龍虎山道劍,道宗弟子見道劍如見師尊,奉持道劍者之命,那些天門觀的假道殺了青果師兄,這個仇是道門的仇,我持道劍,道門弟子都會是我的幫手。”

沈冷將道劍接過來,那劍很沉重。

“師父說,其實一把劍並不代表什麽,為什麽道門弟子願意聽從持道劍者的命令?那是因為道劍代表著的是正義,是團結,是不容欺辱的尊嚴,師父還說,道門弟子,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懶散也最無欲無求的一群修行者了,平日裏你看他們懶得出門,甚至懶得傳道,可是中原歷次有難,道門的弟子從來沒有退縮的。”

她看向沈冷:“你知道道劍的由來嗎?”

沈冷搖頭。

小張真人道:“道劍其實不是龍虎山的東西,而是北疆瀚海城南邊有一座很小的道觀裏的東西,叫奉清觀,那年黑武大舉南下,楚邊軍奮起反擊,黑武騎兵在楚邊疆燒殺搶掠,奉清觀的道人們便下山去了,只留下一個六七歲的小道童,他師父說,我們要去下山殺賊救人了,你自己守好道觀,師父把劍留給你,你懷裏抱著師父的劍就不會怕。”

“那時候,楚已經四分五裂,中原內亂,大寧崛起,楚邊軍不撤,死守邊疆,寧丟國都不丟邊疆,瀚海城一線六萬楚國邊軍與四十萬黑武大軍交戰,他們知道已經沒有支援了,但無一人退縮,奉清觀的道人們帶劍下山,和瀚海城與楚邊軍一同殺敵,所有道人全部戰死。”

“那時候第一代龍虎山真人隨大寧開國皇帝陛下征戰,聞北疆黑武人南侵,大寧太祖陛下正在率軍圍攻楚送安城,聞訊之後,大軍立刻停止攻城,太祖陛下親率三萬精騎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趕到瀚海城支援楚邊軍。”

小張真人的眼睛紅紅的。

“那時候的楚軍應該很絕望也很無助,楚地四分五裂諸侯並起,到處都在打仗,可他們退了,黑武人就能長驅直入,瀚海城城門被攻破,黑武人大舉攻入,就在這時候太祖陛下率軍趕到,三萬精騎雖疲憊可卻勢不可擋,太祖陛下以萬金之軀沖鋒在前,一擊將黑武人攔腰斬斷,城下飄揚的是大寧戰旗,城上飄揚的是楚國戰旗。”

這段歷史沈冷知道,小張真人提起的時候,沈冷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拳頭。

“那一戰,楚軍和寧軍合力擊退了黑武人,大戰之後,楚邊軍將軍和大寧的太祖陛下在瀚海城城頭對飲,太祖陛下一口氣喝光一壺酒,摔碎酒壺,對楚邊軍將軍抱拳說了一句……戰場上見,然後太祖皇帝就轉身離開,走了十幾步,楚邊軍將軍喊,我不想和你們在戰場上見了,我投降吧,換你們的寧旗,兄弟們的命金貴,留著吧,留著和黑武人接著幹。”

“太祖皇帝聽到這句話之後轉身面向楚邊軍將軍說,你投降會被唾罵,將軍說,我背罵名有什麽,中原萬萬裏河山在就好。”

“於是,瀚海城上換寧旗……後來太祖皇帝留下數萬大軍交給那位楚邊軍將軍繼續抵抗黑武人,南下的路上經過奉清觀,初代真人便進觀去看,整個道觀空蕩蕩的,只有那個六七歲的小道童一個人坐在台階上,看到有人來嚇得發抖,可懷裏死死的抱著他師父的劍。”

“初代真人問,你師父師兄們去哪兒了,小道人說,下山殺賊,初代真人心疼,因為他知道瀚海城裏的道人們都戰死了,他過去把小道人抱起來說,你師父師兄回不來了,托我照顧你,你願意跟我走嗎,小道人搖頭說,你騙人,師父師兄一定會回來,初代真人見這把劍沉重就想幫他拿,小道人就是不肯松手,說這是師父的劍,師父說劍會保護他。”

小張真人擡起手擦了擦眼淚:“後來,初代真人還是把小道人帶走了,一直隨太祖陛下征戰,到大寧立國,得封大寧國師,初代真人便帶著小道人回到龍虎山,那把劍,被大寧太祖皇帝名為道劍。”

她把劍從沈冷手裏接回來,重新綁在自己身上。

“道劍在,道門在,道劍不在,道門依然在。”

她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道門弟子,從不曾忘記什麽才是道,所以我也從不曾怕過那些天門觀裏只有殺戮心的道人,他們不可怕,我身邊有萬千道門弟子。”

“師父說,龍虎山從來都不是道門正統,道門正統在每個人心裏。”

她看向沈冷:“你一直都在努力,我也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