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軌跡(第2/3頁)

“從南疆回來之後,我推開門走進這個屋子,或許是因為這次離開的時間太久了,屋子裏居然真的有一股發黴的味道,所以我就開始強迫自己養成開窗透氣的習慣,挺好。”

他的語氣很平淡,似乎真的沒什麽了。

只是似乎。

葉流雲坐下來,而沈冷則去把爐火點旺。

“說說案子吧。”

韓喚枝給他們兩個泡茶:“鐘上梁是沐昭桐的門生,所以我們很自然的會把他往沐昭桐那邊想,理所當然的以為這一切都是沐昭桐死之前安排好的,可是我查了一下鐘上梁這個人為官這些年的經歷,他拜入沐昭桐門下的那年,沐昭桐就安排他去了西疆武庫做事,在西疆武庫歷練了五年後,沐昭桐把他調入京畿道甲子營做事,又五年,做到了甲子營行軍僉事。”

沈冷看了他一眼:“那怎麽突然調入刑部任職了?”

“刑部尚書閆舉綱被蘇冷所殺之後,刑部尚書,侍郎,兩個位子都空缺出來,鐘上梁先是被調任侍郎,兩年後升任尚書,算是平步青雲,他趕上了一個好時機……但我在這個案子裏卻想到了別的什麽事。”

韓喚枝道:“因為涉及甲子營,所以我就特意調查了一下甲子營那邊的官員調動,然後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鐘上梁從甲子營離開之後到了刑部任職,先是侍郎,後是尚書,而他之後的甲子營行軍僉事杜高淳調任兵部任職,為兵部侍郎。”

韓喚枝停頓了一下後若有所思的說道:“算算看兵部尚書安遠志年紀不小了,他在兵部二十幾年,陛下派人把他從北疆接回來的時候他已經四十歲了吧。”

“三十九。”

葉流雲道:“我接他回來那年,他三十九。”

“現在已經六十幾歲了。”

韓喚枝道:“如不出意外,北疆之戰後安遠志就會退下去,杜高淳就會接任兵部尚書,這幾乎是已經鐵定的事,不會出什麽問題。”

葉流雲臉色微微一變:“我說句不該說的話……如果沒有出什麽意外的話,未來幾年後,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就都有可能是那邊的人……”

他往東指了指。

其實三個人都心知肚明,只是誰也不能直說出來。

如果鐘上梁這次沒有忍不住想把沈冷整治一下,最主要的是,如果他不是想要除掉韓喚枝的時候露出了馬腳,他的位子會很穩,畢竟他才不到五十歲,還能在朝為官十幾年,這樣一來……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這兩個重要的位置都有可能是太子的人了。

“你的意思是,不但要查鐘上梁,還要查杜高淳?”

葉流雲道:“雖然我之前不在官場,可也大概知道如今兵部是什麽樣個情形,安遠志已經有些力不從心,所以這次北伐的事大部分都是杜高淳在操持,和各方面接觸,統籌,謀劃,實施,都是他親手在抓,安遠志只是聽他匯報……此時此刻,如果想查杜高淳,勢必會影響到北伐。”

沈冷搖頭:“北伐之前,不能輕動。”

韓喚枝道:“先得確定這個人不會在大軍北伐的時候做什麽手腳。”

“能做什麽手腳?”

葉流雲看向韓喚枝:“他能有多大的膽子?”

韓喚枝微微搖頭:“別忘了,陛下是要禦駕親征的。”

三個人再次沉默下來。

東宮。

太子活動了一下雙臂,又擡起手揉了揉脖子:“真是累的讓人心煩,脖子都疼的受不了……”

東宮內侍總管曹安青垂首道:“殿下想想,以後殿下繼承大統,會比現在更累更辛苦。”

太子嘆道:“皇帝,至高無上,難道連享受清閑的權利都沒有?”

“殿下,清閑固然好,可一國之事都在肩膀上扛著,如何能清閑?殿下此時的辛苦,是為了適應以後的辛苦,想想陛下是如何做事的,殿下也就有了目標也應該有所準備。”

太子看了他一眼:“也就是你,能時時刻刻在我身邊提醒我,對了,我讓你去做的事安排的怎麽樣了?”

“明日在迎新樓安排好了宴請沈冷。”

太子搖頭:“我說的不是這個。”

“奴婢已經把天字科暴露的人都除掉了,把他們聚在一起議事,在飯菜中下了迷藥,毒藥味道太大,那些人武藝都太強,一旦引起懷疑不好應付,迷藥的味道要小一些,迷暈了這些人後都殺了,至於沒有暴露出來的那些人,奴婢已經早早的安排他們在京畿道潛藏,沒在長安。”

“還有呢?”

太子道:“鐘上梁這個廢物,他那邊的線不要再有牽連。”

“奴婢已經斷了,不管怎麽查,都不可能查到東宮。”

“那就好。”

太子沉默片刻,看向曹安青:“你想辦法去提醒一下杜高淳,他不能再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