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誰也不許說不行(第2/3頁)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大寧天成元年,朕坐在了這。”

皇帝指了指龍椅,然後又轉頭回來看著下邊的文武百官說道:“你們當中很多人都是在那個時候入朝為官的,如今站在這的人,為朕做事超過二十年的有三成,超過十年的有五成,還有一些不足十年,可一共才過去二十幾年,很多事你們就算沒有親眼所見,也都聽過。”

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朕初登大寶,廷尉府的人叛逃了三分之二還多,至於為什麽叛逃朕不說你們也明白,這些叛逃的人沒有離開長安,大部分都潛伏起來,他們想做什麽你們知道嗎?你們當然知道。”

皇帝指向禮部尚書王懷禮:“那時候朕親自點你的名,把你從禮部員外郎升為侍郎。”

王懷禮上前俯身:“臣,銘記不忘。”

皇帝又看向兵部尚書安遠志:“你可還記得,那時候你在北疆武庫任職,是朕派人晝夜兼程把你接到長安的?”

安遠志俯身:“臣記得,那一路上風雪真大。”

皇帝嗯了一聲:“是啊,大的何止是風雪。”

皇帝又看向另外兩個人,滿朝文武,只有他們兩個可以坐著,一個坐在文官之首的位置,是書院老院長路從吾,一個坐在武官之首,是老將軍蘇茂。

“當初朕初到長安,連夜拜訪先生,先生在書院門外等朕,還記得朕到之前發生了什麽?”

老院長站起來道:“臣記得,也不會忘。”

皇帝看向蘇茂:“老將軍,朕把你請回來,想讓你主持大局,老將軍在風雪夜裏進宮,因為北疆黑武趁著那時候朝局不穩而興兵來襲,老將軍與朕徹夜長談,老將軍來的路上發生了什麽應該也沒有忘了吧。”

蘇茂垂首:“臣沒忘。”

皇帝緩了一口氣後看向群臣:“你們可能聽說過,但聽說的未必真實,朕就來給你們講講……天成元年,兵部尚書李松陳告老還鄉,朕還沒到長安他就已經走了,兵部侍郎杜廣軍托病不出,朕派人去了三次,他只說病重不能主事,朕就讓他在家好好養著,所以朕選了安遠志,派人去北疆把他接回來,那時候有多難?朕想讓他回來,可有人不想讓他回來,一路上,他遭遇截殺十二次。”

皇帝的眼神掃了一眼,群臣全都低下頭。

“公車右,你昨日說流雲會是一群蠅營狗苟的下三濫?朕今日告訴你,他們不是!他們非但不是蠅營狗苟的下三濫,他們是朕的人,是大寧的勇士,沒有他們,如今這朝堂上有多少人早就已經去了你知道嗎?!”

皇帝看向門外:“門外站著的那個叫葉流雲,朕從西蜀道雲霄城帶出來的人,朕當時讓他選,你們知道他怎麽說的?他說陛下……總得有人去做不能放在明面上的事,而這事往往又很重要,涉及生死,他說,臣也想風風光光,可是人前風光顯貴,不如多為陛下你做一些事,如果能為大寧多保住幾位忠臣良將,能讓大寧江湖沒有風浪,臣做什麽都願意,陛下缺人用,臣就去江湖上幫陛下找人,臣保證,每一個臣找來的人都心甘情願為大寧赴死!”

皇帝轉了一圈嘶啞著嗓子說道:“二十幾年前他已經有了赴死之心,如今你們有幾個能做到!”

所有人都看向門外,一時之間鴉雀無聲。

皇帝長長吐出一口氣:“大寧元年,廷尉府叛逃的人為了不讓著朕好過,所以準備刺殺朕選中的人,包括朕剛剛提到的幾位,王懷禮,你是朕第一個點名要的人,所以也是第一個被人盯上的人,那天夜裏,有人在你家門外仗劍守了一夜,就是如今站在門外的葉流雲。”

王懷禮臉色一變,下意識的再次看向大殿之外。

“天成二年,朕派去北疆的人把安遠志接回來,可那時候北疆正在與黑武人開戰,朕身邊已經無人可用,所有能打仗甚至所有能提刀的人都去了北疆,是葉流雲挑選了一批他招募來的江湖義士,自願到北疆接你,葉流雲帶著二十三個人去,進長安城的時候只剩下四個人。”

“天成三年,正是朕決定對黑武人反擊的時候,莊雍率軍死守封硯台,鐵流黎率軍繞到黑武人後邊,殺敵十幾萬,那一仗打的黑武人至今不敢大舉來犯,而當初與朕商議此事的正是老將軍蘇茂。”

蘇茂垂首道:“臣記得,陛下把臣接回來,臣連夜進宮,一路上小人作祟圖謀不軌,那時候陛下身邊真的是沒人可用了,臣從東疆回來,是一路偷偷摸摸回來的,可是才進城就被人盯上了。”

皇帝看向門外:“葉流雲,你進來!”

一身白衣的葉流雲邁步走進大殿,跪倒:“臣,葉流雲,拜見陛下。”

“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