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2/2頁)

“我們現在有馬,攜帶幾日的口糧,攻敵之必救,才能讓西夏人徹底龜縮,否則這建城之事,就只能這樣一直拖著,最後不了了之。”嶽飛嘆氣的說道。

他看著堪輿圖越看越有可能,春天少雨,路不是十分泥濘,再往後拖,拖到初夏,這樣的奇襲,就會變得困難起來。

“大宋之前沒有這樣的打法,但是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具在,即使無法攻克興慶府,也可以讓西夏人長長記性!”嶽飛說道。

“萬一被人合圍,大大不妙,我認為不妥。”楊宗閔還是如此說道。

嶽飛想了想說道:“那就交給官家決議吧。”

趙桓接到嶽飛的軍報的時候,皺著眉看了半天,嶽飛的謀劃,是一條極好的計謀,這條千裏行軍的計謀,壓根不是為了攻城略地,目的就只有一個,武裝遊行。

用嶽飛的話就是,耀我軍威!

向西夏人和西夏國王展示自己的實力,讓其在大宋和金人之戰中,選擇好自己的定位。

趙桓批復了這條命令,在他看來,反正打不了遛就是了,倒不失為一道良策,要不東勝衛就這麽僵著,也不是個事。

嶽飛做的比趙桓想的還要好。

嶽飛領命之後,帶著河間飛軍,趁著天色尚好,向著興慶府奔去,而這一路千裏行軍,捷報頻傳!

接連攻克了鹽房、義和,由青達門攻入了朔方城,由朔方城,轉向杭錦城,兵鋒直達烏海後原路返回,並不是嶽飛不想延著黃河一路南下,直逼興慶府,而是因為官家就給了他一個月的時間。

千裏轉進最危險的事,就是被敵人合圍,但是嶽飛這種以威懾為主的戰鬥,打一個地方,根本不會停留太久。

但是趙桓依舊只給了嶽飛一個月的時間,樞密院的參事和楊宗閔判斷,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就會出現危險。

而這一趟,共打下了十八縣,兩州之地。

滿載而歸的嶽飛回到了雲中路的時候,恰好一個月的時間。

“西夏人退了,倉皇而逃。”楊忻中在東勝衛的城池上看著嶽飛歸來,笑容滿面的將嶽飛一行人迎進了城池。

這一趟,西夏人差點被嚇死。

什麽時候,中原人也玩起來這種千裏轉進的把戲了?

而且已經打到了烏海,距離興慶府不到三百裏的地方!

嶽飛接過了楊忻中遞過來的水壺,笑著說道:“還是在一些地方停留的時間久了些,要不至少能打到平羅,西夏人的戰鬥力,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