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嶽飛的謹慎(第2/2頁)

趙桓的判斷,來源於他對正常歷史線裏嶽飛的解讀,嶽飛在趙構手下遭了多少罪?

嶽飛第一次上書趙構,是因為趙構登基以後,準備向南方跑路,舍棄汴京等地。

嶽飛上書言事。

【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

【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聖意恢復,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

趙構看了大為震怒!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這八個字,革除了嶽飛的軍職和軍籍。

嶽飛投靠了河北路的張所,才恢復了軍籍,繼續抗金。

隨後,嶽飛被安排到了名將王彥手中,而嶽飛自持武力,擅自出戰,大敗金兵。

但是也招惹到了金人,金人領數萬兵馬,圍殺王彥嶽飛等部。

王彥部在圍剿戰中崩潰,嶽飛也背軍而走,離開了王彥的手下。

而後,王彥在太行山發展規模越來愈大,王彥臉上率部眾,臉上紋了八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

八字軍震動河朔!

金軍屢次圍剿不成,發展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如果不是太宗皇帝,在河北路挖的坑實在是太多了,沒有糧草。八字軍才不得不撤回南宋,說不定這群八字軍,就能把金國給拱了。

而嶽飛當時在太行苦戰,雖然他性格執拗,但還是正視自己的錯誤,束身自歸,前去八字軍營請罪。

王彥對昔日兩人的間隙,耿耿於懷,沒有接納嶽飛,也沒有贈給嶽飛糧草,只一碗苦酒,而王彥的手下,在嶽飛請罪的時候,也建議殺了嶽飛。

因為軍法有言:

軍中非大將令,副將下輒出號令,及改易族旗軍號者,斬!

背軍走者,斬!

當然王彥惜才,並沒有聽從手下的命令。

所以,嶽飛第二次投奔宗澤的時候,宗澤令嶽飛戴罪立功,對嶽飛說:汝罪當死,吾釋不問,當今為大宋立功。往視敵勢,毋得輕鬥!

嶽飛在趙構手下受了不少的委屈,結果到最後,手握重兵,都沒讓趙構鬧心,更別說造反了。

嶽飛的人生,並不是無雙的一生,相反,他如此謹慎小心,有他自己的難處。

趙桓了解嶽飛的為人,知道他無論如何都不會造反,但是朝臣們不知道。

趙桓和李綱,對於嶽飛忠與信的討論,並沒有繼續下去。

因為宗澤,一臉興奮的跑了進來,大聲的說道:“官家!康王妃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六斤六兩!”

他今天沒去陳橋,而是在康王府,就是在等著康王妃,就是趙構的王妃生產,他是宗正少卿,專門負責給皇帝寫家譜,自然需要記錄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