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2/3頁)

李興趕緊解釋:“太後娘娘,沈大人本來可以在公堂上直接給國舅爺判刑,而以現在的證據看……很可能是處以極刑,但沈大人不想如此做,所以才讓陛下來定罪。”

張太後怒道:“你這麽說,難道哀家還要感激他不成?”

沈溪道:“現在案犯主動承認罪行,有從輕發落的情節,臣必當跟陛下請旨,不會以極刑定罪。而另外一名案犯,目前看來罪名不大,若太後非要堅持的話……臣不好收場,只能公事公辦。”

“你在威脅哀家?”張太後怒視沈溪。

全雲旭跟著過來,當聽到張太後喝問後,脖子一縮,下意識地退後幾步。他怎麽都沒料到,沈溪居然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跟張太後講道理。

沈溪道:“論國法,案犯張延齡必死無疑,難道這是太後想看到的結果?怕是朝中大臣也不願看到這一幕吧?”

“你……”

張太後見沈溪軟硬不吃,態度堅決,氣勢沒之前那麽強了。

沈溪再道:“臣能做的,就是在認定案犯罪行後,盡量為他求情赦免,不至於論死,將來無論陛下是寬宥,還是繼續關押,亦或者流放,甚至到邊關戴罪立功,至少他府上以及兄長不會有事,但若太後做得太過分,怕是陛下難以對天下人交待。”

“你……”

張太後死死地瞪著沈溪,可是卻找不出理由反駁。

沈溪道:“太後真要施救,就該去信或者親自見陛下,請求陛下做出寬免或者大赦,這不在臣的管轄範圍內,今天臣不過是把案子審結,現在事已完成,先告退。”

說完,沈溪恭敬行禮,也不管張太後有何反應,當即便往外走。

張太後急了,趕緊道:“你說延齡不用死,是嗎?沈之厚,你給哀家回來!”

“沈大人,您別著急走啊,太後娘娘有話對您說。”李興緊忙過去拉沈溪。

在這之前,李興甚至還在張太後面前小聲提醒一句:“其實沈大人是想幫助侯爺啊。”

沈溪和全雲旭重新回到公堂,此時張永也走了過來。

張太後道:“沈之厚,你剛才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你說讓哀家去跟皇上說情,但皇上肯聽哀家的嗎?”

沈溪道:“太後應該清楚,若沒人為案犯說情,以他的罪名,怕是死十次都不夠……草菅人命,還有通番謀逆之舉,自古以來,就算皇親國戚怕都是誅族的大罪。”

“是啊,太後娘娘,沈大人是為侯爺著想,他說的是實情啊。”李興看出形勢變化,就像個老好人一樣在張太後耳邊不斷吹風。

張太後完全慌了手腳,忘了剛才是誰定下她弟弟的罪名,一臉著急之色:“那哀家該怎辦才好?”

沈溪道:“太後最好是讓案子審結,若讓陛下定罪,有人暗中加以挑撥的話,案犯怕是兇多吉少,但若是在公堂上直接定下他流放或囚禁的刑罰,即便是陛下,很多時候也得尊重三司衙門的決斷。死或生,兇或吉,太後最好早做決斷。”

聽了沈溪的建議,除了張太後外,一個個人都傻眼了。

讓不可一世的建昌侯認罪就已經夠神奇的,你居然還想讓護犢的太後接受你在公堂上給她弟弟定罪量刑?

這不是瘋了,就是世道變了。

沈溪語氣平和,道:“當然太後也可以不接受,跟陛下請求寬恕案犯的罪行,或許可以讓國舅無罪釋放。”

張太後聽了沈溪的話,臉上帶著些微苦澀的笑容。

對於自己那個皇帝兒子,她早就無可奈何,也知道自己治不了兒子,求情無用,反倒是沈溪的建議她覺得可以采納。

“讓哀家好好思量一番。”

張太後沒有直接答應,但態度有極大動搖,此時的她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思慮一番,轉身就要往公堂外走去。

沈溪在背後提醒道:“此案最好不要拖延,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太後若想保人,今日結案後怕是難上加難。”

張太後背對沈溪,臉上露出不忍之色,旁邊李興建議:“太後娘娘,現在可以派人去求陛下,也可以聽沈大人的,只要不定死罪,人沒事,早晚都能從牢裏出來,或者讓侯爺去戍邊,戴罪立功也好。”

“戍邊吧。”

張太後最後終於做出妥協,轉過身看著沈溪道,“哀家的弟弟到底也算行伍出身,若他在西北,有機會建功立業……他有這個能力!”

沈溪微微點頭:“太後明鑒,讓案犯戍邊,乃當前最好選擇。案犯長居京師,做了不少欺壓良善之事,若讓他去邊陲歷練一番,或可成全太後苦心。”

李興笑道:“沈大人,您可真是為國舅爺著想……真是這麽回事,只要今天案子定下來,那以後也不會有人對國舅爺以前所做之事說三道四,只要國舅爺在邊關建立功勞,或可成為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