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3/4頁)

沈溪臉色倒還算輕松,笑了笑道:“其實不領兵也好,能留下來陪你們……希望前線一切順利,陛下能取得他想要的軍功,到那時我們留在這裏兩三年不回京城,不也是好事一樁?”

惠娘道:“老爺乃朝廷柱梁,陛下跟前可以缺別人,唯獨少不了老爺……老爺不回朝怎麽可以?這江南到底非久留之地。”

說話間,桌上的飯菜上齊。

每次惠娘準備的飯菜都是沈溪喜歡吃的,她非常清楚沈溪的口味,許多時候甚至親自下廚房烹飪。

嗅著飯菜的香氣,沈溪咽了口口水,拿起筷子道:“我不想回京城,別人總不能拿繩子綁著我回去吧?留在這裏同樣可以為朝廷效命,那回去的意義又是什麽?”

……

……

惠娘和李衿理解不了沈溪灑脫的心態。

在她們看來,沈溪位高權重,不可能輕易放不下手頭的權力,應該早一步回京,享受兩部尚書位極人臣的榮光,把持朝政,讓世人瞻仰崇拜。

但沈溪卻很清楚,自己能為大明做的事,其實已經做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主持一場改革!

但在封建守舊的思維模式中,他要行變革之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畢竟他進行的並非是普通的政策轉變,而是引發工業革命,這在小農經濟的大明非常可怕,傳統勢力的強烈反撲,會讓沈溪舉步維艱。

飯桌上,惠娘和李衿都不說話。

被準允一同上桌吃飯的隨安和東喜相對活潑些,眼珠子骨碌碌的,視線不停地在沈溪和惠娘、李衿身上轉動,卻不敢隨便言語。

吃過晚飯,沈溪來到書房,躺到搖椅上,逍遙自在,不自覺地開始閉目養神。

李衿先去沐浴更衣,惠娘暫且留下,隨手把隨安和東喜打發出去……好像她有什麽話要單獨跟沈溪說。

“老爺,您實話實說,這場仗您打還是不打?也好讓妾身有個心理準備。”惠娘目光灼熱地望著沈溪,想得到一句準話。

沈溪微微搖頭:“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不是我不想回答你,而是真要等陛下的旨意……你覺得陛下現在還像一年前那麽信任我嗎?”

惠娘頷首:“老爺取得那麽多功績,卻屢屢被朝中文武攻訐……最可怕的是陛下身邊全都是蠅營狗苟之輩,老爺想要完成匡扶大明的宏願談何容易?老爺應該想辦法將陛下身邊這幫小人鏟除才是。”

沈溪嘆息道:“一個胡鬧的皇帝,就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佞臣產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古往今來莫不如此……哪怕我鏟除一批,陛下依然會扶持新人。你說現在陛下跟前這幫人就比以前的劉瑾、錢寧等人更好嗎?”

惠娘為難道:“那老爺也不能任由這些人胡作非為吧?”

沈溪苦笑道:“若陛下只是一個普通學生,我肯定能教好他,引導他向善,但他是皇帝,擁有的權力幾乎不受控制,我也不過只是他的臣子而已。我做了很多嘗試,想將他帶回正道,現在依然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可結果呢?我越是試圖改變他,他的逆反心理愈強,這次的事情其實也算是給我敲響了警鐘吧。”

惠娘想了想,無奈地搖了搖頭。

沈溪繼續道:“此番陛下出征太過冒失,軍中真正能頂上的人不多,有能力主導這場戰事的加繆更少了。一些關鍵人物都沒有參與這次戰事,陛下和魏國公這一正一副兩個統帥都不是領兵上佳人選,現在撤兵安慶府沒鬧出大亂子已屬萬幸……以寧王的能力暫且無法攻打安慶府城,所以你也不用太過擔心。”

惠娘點點頭:“那沈家人幾時過來?”

沈溪望著惠娘:“怎麽,你是在為他們擔心還是為自己擔心?”

惠娘明白沈溪的意思,這涉及到她妒忌與否的問題,故意將目光避開,低頭道:“妾身想見見泓兒。”

沈溪道:“之前我已派出馬九去迎接,相信用不了幾日他們就會到來,到時我就可以讓他回來跟你一起生活。”

“還是別了。”

惠娘連連搖頭,“只要能遠遠看到他健康快樂成長,妾身沒什麽奢求。”

沈溪輕輕嘆息:“當娘的,何必那麽殘忍呢?這不是對孩子殘忍,而是對自己殘忍,讓我這個做父親的都不知該如何面對……孩子本來可以過幸福的生活,為何一定要為了出身和地位爭那麽多?難道他留在你身邊,將來就注定沒成就嗎?”

惠娘沒回答,顯然不想就這個問題跟沈溪繼續談論,而是要就此揭過。

沈溪再道:“等沈家人來了,可能我再來就不那麽方便了,每次過來我都會提前派人來通知,也可能臨時前來。你跟衿兒做的事不變,所有賬目仍舊過你們的手,會有專人負責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