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3/4頁)

江彬為難道:“陛下,這事兒沈大人怕是不同意,設立秦樓楚館,最好是咱們自己人來操辦,新城到底不可控因素太多。”

在江彬眼裏,只有自己和許泰才能稱得上是皇帝的“自己人”,並未將張苑、小擰子等人納入其中。

朱厚照想了想,謹慎點頭:“說得也是,若被沈尚書知道的話,一定會說朕沉迷逸樂,玩物喪志。這是他一手締造的城市,一切都是圍繞他的意志在運轉……不過現在他在外面打仗,暫時管不到這裏……這樣吧,愛卿你跟許泰一起代為安排一下,這兩天就在城裏設立風月之所。”

江彬很為難:“陛下,微臣怕是力不能及。若把人帶到行在來倒沒什麽,若是在外邊的話,沒本地人支持怎麽行?”

朱厚照再想了想,又點頭:“這樣,你去跟蘇通和鄭謙,還有那個唐伯虎商量一下,這件事由你協調;再者,讓他們趕緊把電燈這好東西用到朕的行在來,外面街道都有電燈,但朕的房間裏卻沒有,這像什麽話?若是用上那明亮的電燈,晚上玩起來必更盡興……呵呵,如此朕不回京城都行。”

即便江彬早就發現朱厚照對新城欣賞有加,卻沒料到皇帝到來第一天就打算在這裏長住。

江彬心道:“陛下久留江南,對我可不是什麽好事,雖然現在沈大人不在,但這裏始終是別人的地頭,尤其等沈大人回來後,陛下衣食住行都在他控制下,以後我想接近陛下都很困難。”

“所以,不能讓這裏太宜居,就算沒有困難我也要努力制造困難,讓陛下覺得不過如此,過一段時間就想回去!”

江彬心裏這麽想,嘴上卻笑著回應:“陛下放心,有臣在,一定會把所有事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這行在沒有電燈怎可?還要讓他們把別的好東西都安排過來,一定讓陛下您住得舒心。”

朱厚照很滿意,望著江彬的目光充滿了嘉許之色:“江愛卿,好好幹,以後朕身邊有什麽事就由你去跟地方上的人接洽,把事情做好了,朕重重有賞。”

即便又是一句空頭支票,對江彬來說卻受用無窮,他知道只有朱厚照對誰真的欣賞才會做出如此許諾。

“臣遵旨。”

江彬面帶受寵若驚之色,趕緊行禮領命。

……

……

江彬讓人帶著他去衙門見唐寅。

隨後唐寅連夜把蘇通和鄭謙叫來,把皇帝的吩咐傳達下去,蘇通、鄭謙和張侖等人面面相覷,顯然他們對於皇帝的要求感到很為難。

蘇通道:“唐先生,陛下嫌城內冷清,要求設立風月場所,在下能理解,不過這鋪設電燈等事項……是否要等沈大人回來後再議?那東西很危險,若是出了狀況,咱可承擔不起……連路上照明都要小心翼翼,若是用在陛下行在……出了問題可不得了。”

唐寅一臉郁悶:“我擔心的正是如此。不過沈尚書那邊遲遲沒消息,若要等到他回復的話,時間上怕是來不及,現在我們只能按照陛下的吩咐辦事。”

旁邊張侖道:“軍師,陛下的意思是說……要在城裏開秦樓楚館?”

因為這話說得太過直白,讓唐寅不知該如何接茬。

蘇通到底熟悉君王的脾性,道:“陛下只是想多一些娛樂場所,比如說戲院和酒肆,再增加一些說書聽戲的地方,至於秦樓楚館……若是能加上倒也不錯,不過現在地方上並沒有設教坊司,沈大人曾提出過要將隨軍將士家屬都遷到新城,這件事一直沒下文,城內女眷本就少,這驟然增加吃喝玩樂的東西……不是誘惑將士們犯錯嗎?”

唐寅道:“看來還得請示陛下,把實際困難擺出來,不行的話就向周邊府縣求援……無論如何都要讓陛下滿意。”

蘇通驚訝地問道:“唐先生的意思是,我們繞過沈大人,直接上奏陛下,讓陛下來決定是否讓新城做出一些改變?”

唐寅點了點頭,表示他的意思正是如此。

蘇通顯然不太能接受這種行為。

在蘇通看來,沈溪才是新城真正的主宰,一應事宜都應該由沈溪跟皇帝溝通,他們根本就沒資格插手。

但唐寅的心態卻跟他不同,唐寅想在皇帝面前表現一番,尤其沈溪不在時,他急於證明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甚至代替沈溪做一些決定,以擺脫沈溪的陰影。

唐寅道:“既然陛下已提出這件事,那就非跟陛下請示不可,這涉及跟各級官府接洽,要設立教坊司,就必須跟應天府打招呼,然後調撥人手過來……若陛下能讓隨軍親眷都遷來的話……城內會更熱鬧,將士們闔家團聚,做事也會更有動力。”

唐寅自己的家眷已經到了新城,他也明白將士對家人的思念,本來就是到陌生地方征戰,現在立軍功的機會不多,每天卻做著繁重的體力活,很多人已有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