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2/3頁)

唐寅仔細想了下,點頭道:“也是,地方衛所軍隊數量畢竟有限,武器裝備參差不齊,想跟退縮到山林中的叛軍交鋒,無異於趕羊入虎口,一旦遭遇慘敗甚至會連累到我軍,這樣一來……”

唐寅又開始沉思起來,他的疑問經過沈溪解答後,後續作戰構想便再也持續不下去,可是此時沈溪仍舊沒有放過他的意思。

“沈尚書,在下……覺得要在這種山地地形作戰,非常容易出現問題,不如……”唐寅想跟沈溪講述此戰的艱難,大有退縮之意,不過在發言後,擡頭撞上沈溪那滿含期許的目光,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或者可以請胡中丞過來,再找幾個人,咱們坐下來好好商議一番,沈尚書覺得如何?”唐寅打起了退堂鼓,不過也沒說回絕,而是提出請人前來參議,集眾人之力解決問題。

沈溪搖頭:“伯虎兄應該知道這件事關系重大,若消息泄露出去,軍心或有不穩,即便要告訴下面的將士也只能在戰前……請你前來協商,就是為了防止消息泄露,全軍上下,除了情報部門知道這件事外,再就是你我了……知道的人越多,越可能打草驚蛇。”

唐寅苦笑道:“沈尚書……您還真看得起在下……”

言語間,唐寅頗為無奈。

明明自己沒多大本事,軍事方面完全就是個門外漢,最多詩畫上有一點造詣,但詩畫到底不能用來打仗,唐寅心裏琢磨:“讓我畫個軍事地圖,或許還可以勝任,但讓我直接規劃一場近十萬人規模的戰事,這不是為難人嗎?”

沈溪道:“伯虎兄,實在是軍中無人可商議,才找你來……或許出兵時,我太過自負,沒多帶幾個幕僚,才導致今日局面……你不會讓我失望吧?”

唐寅知道這種話不過是恭維,做不得準,但他同樣知道,如果自己沒法給出對策,沈溪有大把的理由將他棄之不用。

唐寅心道:“我不過是個舉人,還被朝廷勒令不得參加科舉,如果不是沈之厚,我現在或許還窮困潦倒……沈之厚沒有充足的理由一定要用我,就好像胡重器,也是他親手提拔起來的,做事不和他心意,現在也有些拒而遠之的意思,接下來很可能會被派到旁處,江南的戰事恐也與之無關……”

唐寅眉角帶著憂慮,視線依然沒有離開地圖,這時他忽然意識到什麽,問道:“沈尚書,之前你給在下看的那種新武器,不知能否派上用場?”

沈溪問道:“那種內置新火藥的飛雷?怎麽個使用法?荒山野嶺沒用武之地啊!”

唐寅想了想,試探地道:“若可以將叛軍從山中引誘出來,令其進入我軍預先設置的雷場……”

這話近乎空談,沈溪只能理解為,唐寅實在是沒轍了,只能胡說八道一通。

沈溪瞟了唐寅一言,問道:“以何種方式將叛軍引誘出來?又如何能確保他們進入我們預設的雷場?”

唐寅也覺得自己有點太過敷衍,遲疑道:“叛匪躲在大山裏,很可能是想尋找我軍的破綻,伺機偷襲……即便沈尚書統領的中軍他不敢動歪腦筋,但糧草和輜重必為其覬覦,一旦補給中斷,我軍必然陷入混亂,到那時叛軍的機會就來了……鄧州城裏肯定有他們潛伏的斥候,有辦法將這邊的情況傳過去……”

對於唐寅所說情況,沈溪點點頭表示同意。

“這也是我不肯召集將校群策群力的根本原因,就怕城裏有叛軍細作,一個不慎消息就會外泄……如今城裏兵荒馬亂,要徹底安撫民心恐怕得十天半月,但大軍最多只能在城裏停留一天。”

唐寅望著沈溪:“沈尚書,在下能問一句,您的計劃是什麽?不會什麽都沒有,只想讓在下出謀獻策吧?”

沈溪道:“也是事起突然,很多事沒來得及綢繆,設身處地,如果是你臨時得知叛軍就在眼皮底下,也會想這其中是否有陰謀吧?找伯虎兄來,就是想集合咱二人頭腦,定一個切實有效的方略……”

“當然,我的初衷不變,那就是以最小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預想中應該是敲山震虎,讓叛軍以為我軍已察覺他們的陰謀,促成其按照我方想法撤兵,一旦其進入開闊地帶,我即可設下十面埋伏,將其一舉殲滅!”

“好主意。”

唐寅由衷地發出感慨,但話剛出口便知不妥,因為這是沈溪給他出考題,而不是他向沈溪問策。

沈溪道:“我的想法雖有一定可行性,但缺乏可操作空間,比如說如何掌控叛軍心態,讓他們按照我們的想法行動,這不是你我在這裏有個念頭,便能輕松解決問題的。”

唐寅點了點頭,道:“那如果……叛軍以為四面受敵呢?他們會不會選擇一個方向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