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2/4頁)

朱厚照稍微琢磨一下,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朕征調京營出征?但朕之前在朝會上說過,並不打算征用太多團營兵,畢竟還要維持京城安穩嘛。”

張苑本來還擔心朱厚照直接否決他的建議,但在見朱厚照對此也心有疑慮時,才有膽子說下去,心想:

“臧賢果然是個人才,分析的事情基本上能夠切中要害……陛下現在就算對我那大侄子放心,但對韃靼人卻心存畏懼,畢竟他身系天下之望,怎會讓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張苑道:“陛下,您的安危才是大明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您領軍出征,就算京城出現什麽變故,還能殺回來,到時候依然坐擁天下,但若陛下您在前線有個什麽三長兩短……”

有些話,張苑不敢說得太透,點到即止,但就算說得隱晦,依然有大不敬之嫌。

朱厚照的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略微琢磨一下,頷首道:“也是,之前總說京師安穩重於泰山,但再重要豈能跟朕的安穩相比?謝於喬那老匹夫跑去見太後,讓太後立儲……放他娘的狗臭屁,立下儲君,是否意味著朕的皇位可以隨時讓人?到時候朕出了什麽意外,就算沒死,皇位也要被人剝奪?”

張苑不說話,但感覺自己挑唆成功,心裏竊喜不已。

朱厚照琢磨了一下,又道:“傳朕的旨意,這次出征,安排兩萬京營兵馬護駕,之前謝於喬可以言而無信,難道朕就不能對兵馬調動進行微調?朕征調部分精銳傍身,但並未讓京營傷筋動骨,料想京城防務不會出現大變故……”

張苑請示:“陛下,您出征後,京城這一攤子由誰來負責?太後的意思,好像是讓陛下安排監國……”

朱厚照冷笑不已:“監什麽國,朝廷有六部衙門,又有內閣,一切按部就班辦事,朕在哪兒有什麽區別嗎?對了,不能讓謝於喬留在京城,如果不撤他的職,朕走後,指不定他會如何扯後腿,到時候可能會把前線兵馬所需用度全都抽走,逼朕回來,反正他年老了不怕死,想要治住他太不容易了。”

張苑笑道:“何不讓謝閣老隨陛下您一起禦駕親征?”

“混賬,你的意思是讓朕天天聽他的嘮叨?不行,就算是去前線,也不能讓他跟朕一起走,更不要讓他妨礙沈先生做事……對了,就讓他去三邊整頓軍餉!”朱厚照隨口做出決定。

張苑心裏偷著樂,他現在最擔心的人,除了沈溪外就數謝遷,這兩個人勢力太大,嚴重影響到他的崛起。

“如果能把這一老一少調走,那時京城一切都是我說了算,無論陛下是勝是敗,等他們回來時,謝於喬和沈之厚的嫡系人馬都被我清除幹凈了,那時只能對我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張苑道:“若謝閣老離京,這京城事務總該有人打理……”

朱厚照蹙眉思考,遲疑地道:“這倒是個問題,朕沒有兄弟,就一個妹妹,而且妹妹年歲太小,不可能讓她管事,沈先生又要跟朕出征,朝中各部尚書……是得有個人統領起來才是……”

張苑心裏更加高興,正要毛遂自薦,朱厚照下一句話好似一盆冰水澆到他頭上,“司禮監是內廷衙門,沒資格調度六部,朕到底該找誰負責呢?”

張苑低下頭,臉上滿是苦澀,打從心眼兒裏不認為自己沒資格調度和號令朝堂。

朱厚照道:“讓朕好好思索幾天,這件事先暫且放過,不過謝於喬去三邊之事,必須盡快落實,朕給他委派個差事,以……內閣首輔的身份去吧,讓他到三邊整頓軍務,跟三邊總制王瓊互不統屬,免得謝老頭在西北又整出什麽幺蛾子來。”

張苑心裏偷笑:“讓你謝老兒囂張,這下好了,去榆林喝西北風吧!”

……

……

謝遷請辭之事,在二月初九這天有了定論。

朱厚照對謝遷請辭奏疏留中不發,另行下旨安排謝遷以首輔之身前往延綏治理軍餉,消息傳來,朝野嘩然。

眼前已不是謝遷請辭歸鄉的問題,而是朱厚照絲毫不顧忌情面,把朝中唯一剩下的顧命大臣調到戰場第一線,其中蘊含的懲罰意味嚴重。

三邊可說是西北邊防最重要的所在,那裏很有可能是大明兵馬出塞之所,也可能是未來凱旋之地。

閣臣要治理糧餉,宣府這個西北糧倉才是重中之重,朱厚照卻故意難為人讓謝遷去延綏,明顯有流放之意。

謝遷此前幾天都沒去內閣,不過為不荒廢朝事,直接將長安街小院作為臨時辦公地,票擬他雖然不能直接擬定,卻可以將建議轉告給梁儲和楊廷和。

等於說謝遷人不在內閣,卻依然行使著內閣首輔的權責。

可當他得知自己要被發配三邊後,頓時心如死灰,痛苦地哀鳴:“想撂挑子都不行,非要讓老夫晚節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