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2/3頁)

臧賢臉上滿是為難之色,他很想說,人家連劉瑾的帳都不賣,會賣你張苑的賬?你能拿出什麽好處讓他甘受驅策?

“這個很難。”

臧賢搖頭,“此人油鹽不進,小人想不出辦法拉攏。”

張苑道:“這個不用你費心,既然他想當尚書,那就必然會求到咱家門下來……咱家乃司禮監掌印,誰想當禮部尚書都要過咱家這一關,如果他像茅廁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你覺得他有什麽機會升遷?”

臧賢笑著應是,心裏卻頗不以為然,暗忖:“張公公為何如此自負?難道他真要嘗試把費侍郎收入麾下?這怎麽可能?”

……

……

就在張苑試著拉攏費宏,以之作為新任禮部尚書人選時,謝遷中意的對象卻跟張苑大相徑庭。

謝遷對於費宏並不是很了解,甚至可以說帶有某些偏見,原因就在於費宏年歲不大,今年剛滿四十歲,且恃才傲物,在禮部任職時能力並沒得到很好表現,跟謝遷用老人穩定朝局的思想大相徑庭。

謝遷最中意的人選,乃是他的老友,也是他始終堅持認為是最好的閣臣人選——王華。

王華也是狀元出身,在東宮擔任講官多年,在翰苑體系中聲名遠揚,曾在內閣短暫任事,只是因為弘治末年和正德初年政局動蕩未得提拔,最終在劉健和李東陽“倒八虎”事件中,王華跟著受累,以至提早結束政治生涯。

不過讓謝遷慶幸的是,王華的政治生命得到了延續,他兒子王守仁在朝為官,現在已官至宣大總督,算是一方牧守重臣。

謝遷本想親自前去王華府上拜訪,稍微一打聽才知道王華出門訪友去了,如今並不在京城,只能派出快馬前去傳信,告之朝廷要提拔重用的意思,與此同時他還寫了封奏疏,準備讓司禮監朱批通過,造成既定事實。

謝遷心想:“之前舉薦德輝入閣,陛下不同意,現在讓他出任禮部尚書,這下總沒什麽問題了吧?”

在謝遷看來,就算朱厚照對當年的劉健和李東陽有成見,王華受池魚之災致仕,但時過境遷,就算朱厚照再心有芥蒂,氣也應該消得差不多了吧?要知道朱厚照沒有追究王華的兒子王守仁,依然按部就班提拔重用,謝遷覺得這次舉薦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謝遷把奏疏寫好,當天下午帶去內閣,第一時間讓值守太監通知張苑到文淵閣相見,把事情說清楚。

張苑到來時,已是日落時分,謝遷急著離宮,險些與其失之交臂。

“……什麽,謝尚書想讓王學士擔任禮部尚書?你怎麽不跟咱家商議?這個人曾為陛下厭惡,舉薦如何能得到陛下首肯?再者說了,王學士致仕已三年,人在哪兒都不知道,如此跟陛下去說,豈非自討麻煩?”

張苑語氣傲慢,已不復以往跟謝遷友好協商的態度,擺出一副蠻不講理的模樣。

謝遷皺眉道:“這不有這個想法後便立即找張公公商議麽?此事可成的話,朝中便有一股清流維系朝堂穩定,對大明江山社稷有莫大的好處。”

謝遷迂腐說事,讓張苑很不耐煩,他板起臉來喝斥:“謝尚書把問題說得如此嚴重,倒好像咱家會耽誤大明江山似的,簡直荒唐可笑!謝尚書莫忘了,這大明江山是陛下的,陛下說誰當禮部尚書,誰就能當,你找個讓陛下厭惡的人前來,不是給陛下添堵,為咱家招禍麽?這件事,咱家絕不會同意!”

謝遷沒料到張苑居然有如此大的意見,問道:“那張公公認為朝中誰可以頂替白尚書的位置?”

張苑道:“尚書致仕,自然由侍郎接任,或者是召南京禮部尚書到京城,這遠比從致仕的官員中選擇更為妥當……這件事雖然陛下沒詳細交待過,但咱家可以先定個基調,一定要在現有翰林體系的官員裏面選拔,如果謝尚書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那就由咱家來決定。”

“你……”

謝遷沒料到會有這一出,被張苑冷目相向,感覺一陣無形的壓力迎面撲至,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張苑昂著頭,鼻子裏哼了一聲:“下次找咱家,最好是有什麽要緊事,不要事事都來麻煩人,咱家公務繁忙,哪裏有那麽多時間理會?好了,謝尚書,告辭!”

說完,張苑甩袖而去,謝遷佇在那兒半晌都沒回過神來。

……

……

舉薦王華為禮部尚書的想法在張苑跟前遇挫,謝遷心有不甘,在他看來,沒有誰比王華更適合擔任教化天下重任的禮部尚書之職。

等謝遷回到自己長安街的小院,已是身心俱疲,此時的他腦子裏琢磨的都是如何尋找機會面聖,在他看來,如果能當面跟朱厚照提出,或許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