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2/4頁)

“混賬!”

朱厚照怒不可遏,“你是覺得朕不知道從京城到宣府有多遠?從京城至宣府,遠不過四百裏,一匹快馬星夜兼程換馬不換人,一天足以走二百裏,你居然說從京城傳遞消息到宣府,需要走五六天?你是要欺君嗎?”

這下曹元再也站不住了,直接“噗通”一聲跪到地上,磕頭不叠:“回陛下,微臣對驛路不是很清楚,所以才會出現如此偏差……”

大明郵驛雖然沒有什麽五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的概念,但快馬一天走個二百裏都是少的,三四百裏都有可能,若是換作沈溪組建的情報系統,一天走四五百裏都沒有問題,這也是為何沈溪的情報總是比人先一步的緣故。

朱厚照霍然站起,暴跳如雷:“你堂堂兵部尚書,居然連戰報傳遞快慢都不清楚?平日都在幹什麽?朕要好好跟你說道說道……”

說完,朱厚照坐下來,好像要跟曹元算總賬,沒有讓曹元站起來回話,直接喝問:“就算需要四天時間,軍令怎麽都該在六月初五送達吧?那為何朕獲悉,六月初八監軍太監張永都已到達宣府,沈尚書仍舊按兵不動?”

曹元非常緊張,不過他跟劉瑾一樣喜歡耍小聰明,試探地道:“定是宣大總制需要臨時調兵,或者因事耽擱,所以才……未能及時出兵……”

“砰!”

這次朱厚照不是拍桌子,而是直接把面前的筆筒摔到地上,怒喝道:“好你個曹元,居然敢當面糊弄朕……以朕所知,宣府兵馬已準備妥當,就等聖旨和兵部調令送達,但左盼右盼就是不到,以至於沈尚書有心出兵而不得……你居然敢倒打一耙?”

“陛下明鑒。”

曹元哪裏敢認罪?而且他認定劉瑾會為自己撐場面,於是繼續狡辯,“或許是途中傳驛出現問題,陛下請容微臣回去後慢慢調查……”

隨著這一番推諉的話音落下,朱厚照氣得臉紅脖子粗。

“以前朕沒覺得沈尚書有多重要,甚至以為讓他人來做兵部尚書並無不可,但跟這酒囊飯袋一比……有得比嗎?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瞧瞧劉瑾給朕舉薦的都是什麽狗屁東西,之前還不斷在朕跟前誇這曹元多能幹,現在看來就是個窩囊廢,連給沈尚書提鞋都不配!”

顯然,曹元根本無法理解朱厚照。

在很多人看來,朱厚照每天沉迷逸樂,想必是什麽事都不管、什麽事都不知情。

但他們卻不知,正德皇帝雖然貪玩好耍,但能力卻絲毫不差,尤其軍事頭腦更是一般人所不及。

一來因朱厚照尚武,喜歡對歷史上那些經典戰例進行研究,二來是因為朱厚照有沈溪這個擁有先進頭腦的先生教導,軍事上的造詣並不淺,如果誰拿行軍布陣之事在朱厚照跟前耍小聰明,純屬為自己添堵。

朱厚照站起來,指著地上跪著的二人道:“馬上派人傳驛,若兩日之內,朕收不到宣府出兵的奏報,那你們就等著被砍腦袋吧!”

盛怒之下,朱厚照不再給劉瑾和曹元留面子,撂下狠話後甩袖而去。

等腳步聲遠去,曹元擦了一把汗,戰戰兢兢從地上爬起來,忽然想起劉瑾還跪在那兒,連忙上前相扶。

曹元的手剛接觸到劉瑾,就被對方一把甩開。

“曹尚書可真是能耐啊!”劉瑾站定後,掃了曹元一眼,用陰陽怪氣的強調說道。

曹元苦笑:“劉公公,陛下突然召見,在下實在沒有準備……卻說陛下今日究竟唱的是哪出?”

劉瑾怒視曹元,道:“你是豬腦子嗎?難道看不出陛下乃是因平叛戰場信息不暢,得不到更多消息而動怒?自打寧夏鎮叛亂發生後,陛下每日都會召見咱家問話,甚至派人暗中打探情況,你蒙頭蒙腦胡亂說話,想害死咱家嗎?”

“公公,這可是您……”

曹元差點兒就要破口而出,是您老安排讓我押後調令傳到宣府,這不是你們司禮監頒發的聖旨也沒有按時送達嗎?怎麽現在你卻怪起我身上來了?

劉瑾怒道:“誰?你想說什麽?你個不開眼的東西……莫非還想誣陷咱家不成?哼哼,陛下問及宣府事,你只管遮掩便可,作何要把責任往咱家身上推?”

“在下可未……”

曹元本想為自己解釋一下,但他馬上意識到,現在自己說多錯多。

劉瑾道:“還杵著作何?回去趕緊派人催一催,讓聖旨和軍令早點兒到宣府,這已耽擱了數日,若再延誤軍機,你不是真想讓陛下將你和咱家一起五馬分屍吧?”

在劉瑾催促後,送聖旨和軍令去宣府之事才正式付諸實施。

以大明郵驛速度,公文差不多一天左右就可以送達宣府,而在沈溪得到出兵旨意和兵部調令時,已是六月十三,距離叛亂發生已過了十九天,按照歷史上安化王叛亂十九天即被平息的進度,沈溪此時出兵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