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2/2頁)

對此張苑理解不了,其實朱厚照要懲戒楊子器,只是為了跟劉健和李東陽慪氣,現在目的既然達到,朱厚照開始在意起自己的名聲來。

朱厚照也覺得就此殺掉楊子器似乎有些過分,但他礙於面子,一直喊打喊殺,實則也知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楊子器如果沒有確切的把握,豈能輕易上書朝廷?但知道是一回事,要打壓內閣的權威是一回事,此時事情分出勝負來,他對於楊子器也就沒有那麽大的氣了。

劉瑾道:“老奴聽聞,之前謝閣老去見過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說及此事,似乎兩位老人家對楊名父有些同情。”

“如果陛下去請示一下太後和太皇太後的意見,赦免楊名父的話,那天下人都會說,陛下既是仁慈的皇帝,又是孝順的皇帝……老奴愚鈍,所提不過是自己的一點淺見,請陛下恕罪!”

朱厚照稍微一琢磨,牙關發出“嘶”地一聲,點頭不已:“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劉公公,這件事你是如何知曉的?”

劉瑾試探地道:“老奴知道陛下為此事煩憂,便留意一下,正好得知那日謝閣老進宮向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請安,似乎說及此事,老奴便想陛下正為此煩憂,便試著想了想,提出愚鈍之見……”

朱厚照非常滿意,稱贊道:“唉,朕本以為宮裏都是一群酒囊飯袋,只管領俸祿卻不幹人事,沒想到還有劉公公這樣時刻為朕思慮之臣。”

“劉公公,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朕這就去見母後和太皇太後,試著跟她們說說,再聽聽她們的意見。劉公公,朕先賞你在朕身邊伺候,順帶跟母後說,讓你領了禦馬監的差事,你意下如何?”

劉瑾喜不自勝,卻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道:“陛下,老奴何德何能……”

朱厚照笑著說:“謙虛的話你不必多言,朕認為你有能力,以後朕還想提拔你進司禮監……哦對了,張公公平時做得也不錯,值得嘉獎,不過張公公要照顧好朕的起居,朕就先不把你委派出去了!”

朱厚照對於收買人心日益嫻熟,看到張苑在旁邊聽著,知道自己提拔了劉瑾而不提拔他會顯得厚此薄彼,若因此引發怨恨就不好了,於是順便提了一嘴。張苑信以為真,行禮道:“陛下,奴婢不敢居功,一切都是劉公公的功勞!”

“哈哈,好,好,朕身邊有你們這些忠耿之臣,以後再也不用聽朝中那些老匹夫……咳咳,大臣們說什麽,你們盡心為朕辦事,朕一定會有嘉獎!”

朱厚照空口白話許下承諾,早已習以為常,他也知道自己手頭沒什麽權力,就算要提拔一個太監,都要先去征詢張太後的意見,此時也只能用這種方法拉攏人心。

……

……

如劉瑾所言,謝遷之前的確見過太皇太後王氏和太後張氏,詳細呈奏楊子器的事情。

謝遷腦子靈活,知道跟朱厚照說這些沒用,不如去見兩位養尊處優的太後。太皇太後這幾年一心向佛,對於塵世間的事情,有極高的包容性。而張太後自己更不願意在丈夫陵寢修建之事上殺人。

朱厚照這一去說,不管是張太後還是太皇太後都當場表態:楊子器不能殺!

皇陵修建中有沒有出水無關緊要,人心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大臣不能因為他風聞奏事而被殺,這體現不出皇帝的仁慈,所以太皇太後王氏建議朱厚照將楊子器放了,最好官復原職。

以往朱厚照非常任性,這種話肯定不聽,但這次卻老老實實應承下來,並且將三位內閣大學士叫進宮中,特地傳達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