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2/2頁)

……

……

沈溪駐兵廣西省治所在的臨桂城郊,在這裏,沈溪暫且不用擔心叛軍偷襲,又不著急領兵進城,整個人一下子輕松許多。

對他而言,朝廷派遣的差事基本完成,他不會考慮把所有叛軍都徹底消滅這個不實際的問題,給他十年八載,也沒法將西南所有少數民族部族解決,那不如從開始就以綏靖為主來處理事務。

畢竟沈溪生長在閩西,那裏的少數民族就不少,百姓為了防備民族糾紛,成就地方上一些獨特建築,諸如土樓和土堡。

沈溪抵達臨桂的第二天,三司衙門仍舊派人出城接洽,這次送來的慰勞軍士的物資相對充裕了些,但桂林府原本就處在圍城結束後的調整期,物資匱乏,能送來一些已很不容易,不敢奢求太多。

蘇敬楊和王禾前去接收,回來後都跑到沈溪這裏叫苦,有個非常棘手的事情,就是軍中物資急劇消耗,因江西和湖廣到廣西的補給線較長,沈溪得不到廣西地方支持,要養兵難度不小。

“……大人,再這麽耗下去,怕是軍中糧草堅持不到十天,士兵們餓著肚子可沒法上戰場!早知如此的話,多運一些過來就好了!”蘇敬楊出言抱怨,他屬於事後諸葛亮,從不考慮實際情況。

沈溪道:“運?怎麽個運法?難道湖廣和江西就有糧草物資供應我們?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籌措資金用於西北修繕破損的長城和城垣,能有口飯吃就算不錯了。跟士兵們知會一聲,既然現在不行軍,口糧酌情減一些,白天可以組織下河捕魚上山打獵,以補充消耗。”

“軍中不得有任何浪費現象,若有違背,一律按軍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