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2/2頁)

“現在我倒想看看,這小子明日有何說道。收了賄賂,老老實實在武昌府當他的兩省總督,做好一個泥菩薩就留下他,若是想耍什麽花樣,遲早送他去見閻羅王!”

……

……

郭少恒盤算來日在總督府的談判怎麽擺沈溪一道時,從布政使司衙門回府的文琴竹,卻沒能回到自己的府邸。

兵馬進城了!

兵貴神速,沈溪在給蘇敬楊的信中,明確表明事態緊急,必須盡快抽調兵馬進城。

在馬九如實轉達後,蘇敬楊立即出城,先到武昌衛領齊兵馬,再帶著人到武昌左衛調兵,集結後迅速向城門撲去,為的是在沈溪這位督撫面前好好地表現一下他的才能。

地方上是給了蘇敬楊不少好處,但相比沈溪能給他帶來的仕途上的助益,地方上的那點兒好處也就算不得什麽了。

在京官眼中,沈溪是後起之秀,為文官集團所忌,沒什麽前途。但在武官和地方官員看來,沈溪小小年紀就已經是正二品的大員,再加上其東宮講師的身份,未來進內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巴結他巴結誰?

尤其是在武將中,沈溪儼然就是福星,誰跟著沈溪誰便能得到功勛。到目前為止,武將跟著沈溪的沒一個不成為響當當的人物,就連當初跟著沈溪在粵閩沿海走了一趟的副千戶荊越,現在已經是江南赫赫有名的將領。

蘇敬楊心想:“我蘇家幾代人下來,都未在官場上進一步,如今到我這裏,千辛萬苦才升遷到湖廣都指揮使位置上,眼看事業到了瓶頸,如果不能在致仕前獲得爵位,後輩恐怕再無這麽好的機會。”

“此番能在沈大人麾下效命,是前生修來的福氣,如果錯過,將來指望誰去?”

武將可不懂朝中文官集團排擠的厲害,蘇敬楊只知道沈溪如今不到二十歲,入官場不過六七年,就取得別人幾十年都未曾取得的成就,若不趁著沈溪履職到湖廣時拼命巴結,以後會後悔一輩子。

因此,當沈溪一紙調令送到蘇敬楊手中時,蘇敬楊可不管沈溪到底要他做什麽,他只知道自己等待的人生機會終於來臨,當即統調兵馬,浩浩蕩蕩殺向武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