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2/2頁)

“是不是好事另說,藩司衙門奏報他得罪佛郎機人,就是外藩……陛下曾讓他與佛郎機人交換農作物種子,如今引起兩國糾紛,若因此開戰,他定然吃不了兜著走!稍後劉尚書會過來與我商議此事。”謝遷臉色陰沉。

徐夫人之前聽說沈溪平匪有功,要受朝廷獎賞,心裏還替沈溪開心,現在聽說沈溪可能要受懲處,不禁揪心起來。

徐夫人問道:“老爺,那……您能幫幫沈大人嗎?沈大人是個好孩子,他做官清正廉明,眼睛裏揉不得沙子,再則……他是咱的孫女婿!”

“婦道人家,有些事知道就好,別妄自揣度,老夫要如何做,那也是跟劉尚書商議之後,請陛下決斷,何時輪到你說三道四!”謝遷黑著臉訓斥。

徐夫人識相地點頭:“老爺教訓的是。”

夫妻長久相處下來,徐夫人明白丈夫只是愛面子,只要順從丈夫的意思,讓丈夫感覺受到尊重,就會對她有所回饋。

果然,謝遷一擺手:“你先退下,待晚上……叫上丕兒夫婦和安人過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

徐夫人趕緊提醒:“還有勵兒。”

謝勵是謝丕長子,如今已經一歲多,平日為徐夫人掛念,畢竟是自己的親孫子,但過繼出去的兒子跟潑出去的水差不多,兒媳史小菁很少帶寶貝孫子到主屋看她。

“知道了,派人過去傳話就是。”謝丕道。

徐夫人別提有多開心了,丈夫回來,還要留下來一起吃家宴,又得知孫女婿的消息,似乎立下功勞,就是得罪佛郎機人有點兒麻煩,不過她相信有丈夫和劉大夏等人幫忙,孫女婿會化險為夷。

晚上能見到兒子、兒媳和孫兒,徐夫人郁積的心情突然變得開朗起來。

謝遷嘆了口氣,跟妻子說幾句話,無端引發他的愁緒。謝遷並非無情之人,跟發妻相處多年,夫妻情分始終在那兒,見到妻子因為自己回來一趟就高興成這樣,他不禁開始擔心妻子平日如何打發那孤寂無聊的日子的。

正思忖間,劉大夏的轎子停在了府門口,得到管家通報後謝遷親自出去迎接。

謝遷和劉大夏一同往正堂而來,二人從不同渠道,得知沈溪在粵省率四千兵馬平匪有功,但地方奏報褒貶不一。

都司衙門和廣州知府、雷州知府對沈溪的功勞大書特書,而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則陳述沈溪“三大罪”,認為沈溪擾亂吏治、違法買賣鹽引和與佛郎機人通商影響民生,開罪佛郎機人造成兩國關系破裂隨時可能開戰,條條都可以讓沈溪罷官免職。

剛來到書房坐下,謝遷便生氣地說道:“這小子行事一點兒都不穩重,陛下讓他去平寇,他連陣腳都沒站穩就急著出兵,導致與番邦交惡,這不是明擺著落人口實嗎?”

劉大夏清楚謝遷為什麽生氣。他們這些老臣通過人脈把陸珩調任粵省擔任左布政使,便是為幫助沈溪順利平頂匪寇。結果沈溪沒等陸珩到任,就迫不及待出兵,讓謝遷覺得沈溪立功心切。

劉大夏安慰道:“於喬切勿動怒,以我看來,地方藩司和臬司衙門所報未必屬實,其中定然另有隱情。再則,就算開罪佛郎機人又如何?沈溪捍衛疆土主權,有功無過,事情說不定另有轉機”

謝遷氣惱道:“有何轉機?你的意思,莫非讓他跟佛郎機人談和?若是他作出賣國求榮之事,我第一個上書參他!”

劉大夏道:“佛郎機人雖船堅炮利,但不能上岸,且地方有沈溪坐鎮,佛郎機人對其多有畏懼,料想不敢胡作非為。倒是沈溪,借與佛郎機人交涉之機,或可揚我大明國威!”

謝遷想了想,道理說得通,但他依然擔心沈溪會亂來。

劉大夏問道:“於喬準備如何就東南平匪之事奏請?”

“地方上奏,一切如實呈奏,交由陛下聖裁!”謝遷說話神情,好像不管不問,任由沈溪“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