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3/3頁)

就在此時,隔壁桌子的吳省瑜走了過來,先是行個見面禮,謙卑道:“在下吳省瑜,見過二位,不知可否同桌?”

沈溪仔細打量一番,對方幾有潘安之貌,給人以如沐春風之感。而且這人大方得體,別人都盡量回避跟沈溪一桌,免得被人嘲笑想跟小神童“攀關系”,而他並不在乎這些,或許與他本身就是少年郎有關。

“請坐。”沈溪起身行禮。

等沈永卓和沈溪報上姓名,吳省瑜微笑:“在下早聞兩位沈家公子大名,兄弟二人第一次參加縣試便同過,且沈家小公子方才十歲,確實令人敬佩。”

若別人過來說“敬佩”的話,絕對是有意奚落。可這吳省瑜說這話,則讓人察覺不出他有譏諷的意思。這人無論說話做事,氣度雍容,想來跟其家教有關。

沈溪仔細回想,並不記得明朝有叫吳省瑜的名士。

縣試和府試辨別不出真才實學,就算會說話,最後也會淹沒在歷史潮流中。

“吳公子謬贊,其實在下考縣試和府試,全為陪我兄長,順帶看看能否年少登第,一展抱負。”

吳省瑜笑了笑,他話說得客氣,而沈溪的回答卻略顯傲慢。吳省瑜心想:“雖然是個少年天才,但畢竟是個孩童。”

隨後三人坐下來喝了兩杯茶,吳省瑜起身告辭。

吳省瑜下樓時,有轎子來接送。

一個清流縣的考生,卻能在府城享有這等待遇,說明吳省瑜不但家境好,而且家裏對他這次府試很重視。

等轎子走遠,沈溪嘴裏不由發出嘖嘖聲,這吳省瑜分明有來眾考生面前炫耀排場的意思。要說傲慢,其實這少年郎比別人傲慢的多。

或者吳省瑜過來搭訕,就因他的風頭被沈溪搶了,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