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帝國時代

彼得大使團。

或許對於興乾三十二年的大明官民來說,他們並不知道,這個大名鼎鼎的使團,但是對於朱明忠而言,他怎麽會忽視這個使團呢?

在另一個時空中,三年之後,也就是1697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出訪西歐的外交使團。這個幾百人的龐大使團,在世界歷史上的意義,只有巖倉使團能夠與之相比,這兩個使團改變了兩個國家的命運,不過相比於巖倉使團,彼得使團之所聞名,是因為彼得一世化名在使團中,參與了對歐洲的訪問。

盡管使團的主要使命是建立反土耳其同盟,以有利俄國奪取黑海出海口。但是使團還考察了荷蘭、英國、奧地利等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科學技術,招聘了千余名西歐軍事工程專家、造船工匠和水手等去俄國。這些都對以後彼得一世的改革產生了很大影響。

也正是從此之後,俄羅斯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正如明治維新一般,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而現在,大名鼎鼎的彼得使團來到了大明!

在驚訝之余,朱明忠的內心同樣也有某種得意,畢竟,這個使團在歷史上實在是太過有名了,只不過,與另一個時空中,西歐各國對它的不重視不同,深知其意義的朱明忠,對於這件事顯得極為看重。

“務必要做好接待工作,要讓他們有賓致如歸的感覺,畢竟,這是最近這麽多年,來大明的規模最大的使團……”

相比於父皇的看重,因為之前的那個談論,已經把注意力放在俄羅斯身上朱和嘉有些不解的說道。

“父皇,既然將來,我們肯定要把注意力放到俄羅斯的身上,那為什麽還要同意他們的訪問呢?畢竟他們來天朝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天朝的科技,進而尋求自強,這豈不就是授人以漁嗎?”

面對兒子的反問,朱明忠一邊擺弄著面前的茶具一邊笑說道。

“其實,這要從幾個方面去看待問題,和嘉,為什麽這兩年朝廷願意放松對外國留學生的限制?”

父皇的反問,讓朱和嘉沉吟片刻,然後回答道。

“是為了培養各國的親明派,我們與歐洲相距太遠,如果我們不主動傳播天朝的天學,不主動用天朝的學問去教化歐洲人,那麽歐洲人在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學習天學的同時,也會對天朝產生敵意,因此我們主動放開某些限制,就是為了讓他們,尤其是西方的貴族來到天朝,在天朝的留學生涯會讓他們變成親明派,至少其中的一部分人會成為親明派……”

聽著兒子的回答,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後說道。

“當年為什麽西洋傳教士願意教授我們西學,他們就不怕我們學會了如何鑄造火炮,學會了西洋的科學,到最後反噬他們嗎?不,他們相信自身進步的速度遠超過我們學習的速度,固然是因為自信,但驅使他們的動力是什麽?是基於傳播宗教的需要,他們可以在亞馬遜的雨林裏靠著看病傳教,可是在天朝,能吸引我們的只有西洋的科學了,為了傳教大業,也只能如此了,而且,我們……難道就連那些個傳教士的自信都沒有?”

朱明忠的唇角微微一揚,語氣中帶著諷刺,他清楚的記得,這麽多年幾乎每年都有人在報紙上宣稱,同意西洋人學習天學,等於授人以利器,等於自尋死路。

“當然,這種開放,並不是完全的,而是有限制性的,並不是說,什麽東西都要敞開教會他們,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這個道理原則沒有錯,可要是不教徒弟,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嗯,還是那句話,涉到軍事方面的,沒有五軍都督府的同意,是不能夠輕易教人的,至於常規學科,朕覺得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看著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朱明忠覺得在這方面自己甚至不如他,相比於的兒子的開明,他或許更保守一些,畢竟是他一手促成了“機器禁令”,那怕就是這個禁令近乎於虛設。相比自己對諸夏的放寬,朱和嘉在五年前就直接廢除了禁令,只要出口國得到工部的許可,在出口名單目錄內的機器,都可以直接出口。而去年放寬留學生限制,無一不是比自己更為自信的表現。

“父皇,兒臣覺得有些東西,根本就禁止不住,現在,在大明歐洲的博士、教授不下萬人,他們與歐洲各國友人的信件往來,難免會涉及到部分學問,當然更為嚴重的是,船員夾帶書籍,在天竺等地英、葡、法等國控制的據點內,一本天朝書籍叫價十數元甚至數十元,即便是海關厲行查禁,這些年往往大明的書今年出,明年在歐洲各國就能看到翻譯的新書,歐洲於天學可謂如饑似渴,如此一來,禁令自然也就是形同虛設,與其如此,還不如部分放開,培養各國的親明派,為將來的謀求進一步利益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