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比奇角

1690年7月4日。

對於歐洲而言,這是決定命運的一天。

這一天,兩支龐大的艦隊進入了對方的視野。英荷聯軍位於明軍以東,占據上風陣位。處於數量劣勢的法軍則位於下風位。但相遇的雙方都顯現出強烈的求戰的意圖,紛紛立即轉換為戰列線陣型,與此同時,同樣也在小心翼翼地打量著遠方的敵手。

赫伯特在幾天中召集的聯合艦隊擁有103艘戰艦,其中74艘英軍艦,29艘荷蘭軍艦。他們在戰艦數量上具有絕對優勢,甚至可以說在數量方面,明軍的劣勢實在太過明顯。在遠距離的互相觀察中,他們所能做到只有數清對方的船數,而敵人戰艦的大小、強弱則難以探明。

“我們已經贏得了這場海戰的勝利!”

赫伯特驚喜的對身邊的同僚們說道,面前的這支天朝艦隊不過只六十二艘軍艦,其中二十二艘還是武裝商船,自己的戰艦數量比他們多出一倍,而且相較天朝自己擁有更多的裝備重炮的大型戰艦。這番兵力懸殊已經超出了歷史上任何一場海戰。

基於這一觀察,赫伯特作出決定——迎戰。

“副官,記下我下面的話,尊敬的王國陛下……”

懷揣著強烈的求戰欲望,赫伯特向倫敦宮廷發去了自己的信件。他在信中報告了來襲天朝艦隊擁有六十余艘戰艦、具有明顯兵力劣勢的一手情報,接著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我們只能遙望著天朝艦隊,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我們必定能夠在海戰中擊敗他們……而如果我們贏得這場海戰的勝利,那麽未來的一切便只能任由我們擺布,無論是愛爾蘭或是天朝。”

隨後,他又特強調道。

“事實上,盡管大部分人都擔心天朝西洋艦隊戰敗後,天朝的報復,但我總有另一種看法——我總是說,只要我們贏得這場海戰的勝利,並且保持一支強大艦隊,他們便不敢作出任何嘗試。”

赫伯特這位英國的托林頓伯爵、海軍總司令作出這個判斷的同時。在英荷聯軍的對面,“甘泉號”上的鄭明也是懷揣著與英荷聯軍立即交戰的渴望,盡管他處於兵力上的劣勢。而且艦隊處於下風位,這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軍門,現在的風勢,似乎對我們有些不利啊!”

武明輝看著風向,有些擔心的說道。

“怎麽不利呢?或許對於進攻者而言,上風意味著掌握戰鬥時機的主動權,但是下風陣位並不是沒有優勢,我們可以用戰列線攔截敵軍順風逃遁的去路,迫使其必須與我交戰,而己方也能隨時順風撤退。這自然是另一種交戰主動權……”

鄭明強調著這些“優勢”的時候,並沒有指出這一位置的劣勢,它無法選擇具體的交戰時機,在迫敵的過程中難免留出破綻,為狡猾的敵人所乘。而且對於艦隊統帥來說,上風陣位往往還具有更好的戰場視野——海風會不斷將炮火的硝煙吹向下風位,而不是籠罩在戰艦周圍。艦隊統帥因而能夠更好地觀察戰況,旗語信號也能更好地傳達執行。若處在下風位,艦隊便會被上風吹來的濃厚的硝煙團團包圍,指揮與作戰都會因此大受幹擾。盡管兩種陣位各有其利弊,但任何一個海軍將領,都更偏好於上風位。

“是的,我們確實有些主動權……”

看似平靜的武明輝,在心裏苦笑了笑。

疑惑著目視距離內的英荷聯合艦隊。他知道,艦們的敵手不僅僅是遙遙相對的艦隊,更是掌控著海峽風向與潮汐的大自然。英吉利海峽是歐洲有名的潮汐水域,其潮水異常頻繁,復雜多變。海流時而由大西洋湧入狹窄的海峽,時而由海峽退往大海。指揮官若無法及時地判斷潮汐起錨落錨,便可能讓艦隊為海流所裹挾,或將劣勢的己方推向強敵,或讓追擊的大軍漸行漸遠。

相比於明軍,英國人顯然更了解這片海域。

當兩支龐大的艦隊在目視距離內不斷向對方靠近的時候,峻峭慘白的比奇角聳立在英吉利海峽岸邊。這是一處綿延數裏的白色懸崖,正眺望著不遠處的龐大艦群,即將見證著決定歐洲命運的一刻的到來。

海面上吹著輕柔的東北風,在夏日的清晨竟頗有幾分寒意。在“綏利號”巡航艦上的李傑,也正在向遠方眺望。他從自己的位置,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艦隊左舷的上風位置,英荷聯軍將103艘戰艦組成了秩序良好的單縱列,航向西南,以進攻姿態朝他們緩緩駛來。

“戰鬥要開始了!”

在李傑自言自語時,西洋艦隊的六十二艘戰艦同樣保持著單縱列,朝著英荷聯軍駛去,而在李傑的身邊。個頭不高的孫乾勤,這個只有十五歲海軍見習軍官生,盡管臉上帶著稚氣,但是他仍然是神情肅穆的站在那裏,和戰友們一樣,不時的發出口令,在甲板上,操作火炮的炮手們,無不是神情凝重的凝視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