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解脫

城外數百裏之外發生了什麽,城內的人無從知曉。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了解外界的渠道。即便是對於堂妹的權貴們來說,如果離開了信鴿,他們也沒有渠道得知城外發生了什麽。

但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靖南城中的官紳軍民日夜盼望救兵的前來。或許對被困於城中的人們來說,這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

救兵!

盡管朝廷從沒說過會有救兵來,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南邊的駐防旗兵肯定會過來的,他們甚至覺得,南邊的駐防旗兵必定可以擊敗明軍,因為,南邊駐防的將士無不是百戰精銳,他們與山民撕殺數年,個個都是驍勇非常,只要他們抵達靖南,必定可以殺退明軍。

也正因如此,靖南城中的守軍每每看著南方,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樣,都把一線希望寄托在禮親王率領的一支救兵上。

“禮親王必定會來的!”

靖南城中官民在心裏如此給自己打著氣,不過,幾個月來,卻一直沒有任何有關援軍的消息。盡管如此,城中的官民仍然盼望南方的援兵。

對於陷入絕境中的人們來說,這一切就像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他們發自內心的企盼著這一線的生機能夠拯救他們。

一月、兩月、三月……

從隆冬直到盛夏,在重重包圍下靖南已經成了一座死城。一座完全與外界隔離的死城。對於這座死城中的人們來說,他們說等待的。以其說是希望,倒不如說是在等待著死亡,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是什麽時候死去,早死或者晚死的區別。

僅此而已。

到了八月,在圍城長達四個半月之後,靖南城中那些期待著救援的官民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難過了,朝廷派發的米糧在過去的四個月中不斷的減少,從24斤到12斤,再到6斤,每天每個人只能得到幾兩糧食。即便是這麽一點糧食,也是摻了土的。如果不是因為百姓家中種著土豆,恐怕不等明軍打進來,這城中的人就全都餓死了。

絕望與饑餓。一直籠罩著這座城市中的所有人。以後所有人都陷入了絕境之中,在絕境之中掙紮著。

這天下午,中午將過,李玉林從堂叔的宅子裏走出來,盡管沒有借到糧食,可是懷中卻揣著十兩銀子,手中提著一小包土豆,也就是十斤的模樣。他已經有陣子沒出來了,過去那個風度翩翩的進士,如今已經餓的骨瘦如柴,非但走起路來時腿腳無力,甚至瞧他那副模樣,只要風一吹,人就會被吹上天。

作為進士的他,盡管是旗人。並不需要到軍營裏頭當差,這是作為讀書人的特權,但是在另一方面,因為朝廷的官職有限。所以即便是直到現在他仍然只是個補官,在圍城的時候,補官是沒有糧食的。因為不需要進營當兵。所以圍城後,他就一直呆在家中,但是現在看來,進營當差,不但能省下一個人的口糧,而且還能在營裏頭吃個半飽。他爹已經餓死,剩下一家人也隨時都會餓死,所以今天不得已又來到堂叔家中,請求給一些周濟。

作為李家唯一的進士,對於他李家上家是寄予厚望的,畢竟。在所有人看來,只要將來能夠解圍,他就一定能夠得到重用,這一場仗打下來,不知道多少當官兒的會死去,自然而然的也就留下了位子。

盡管只是堂叔,但來堂叔家的時候,堂叔仍然答應給他一些銀子,但是卻沒有多少糧食給他。其實,現在沒有多少人家存著糧食,頂多也就是存著一些自家種的土豆。

剛才李玉林到堂叔那裏時,他剛剛從城上回來——官府為了節省糧食,守城兵是隔兩天回家一次,這樣朝廷就能少出些糧食。堂叔看見李玉林已經餓得沒了模樣,就問了問他家裏情況,才知道他的父親已經餓死,母親也快餓死了,妹妹也只剩下一口氣了。

李玉林是個孝子,說出這些遭遇的時候不禁哭出聲來。堂叔聽了,對李玉林的孝心倒是頗為贊賞,安慰他說:

“這靖南城一時半會是不會失守的。莫看眼下城中日子很艱難,其實明軍也有困難。他們的糧草、彈藥都是從萬裏之外轉運,決不能長久屯兵於靖南城下,你只管安心在城裏呆著,萬萬不要上城,畢竟一但打起來,刀槍無眼,你是我們李家的希望所在,等將來明軍敗了,朝廷必定會大量用人,待你出仕後,李家就能興旺起來。”

說完這番話後,他就吩咐婢女取來十兩銀子交給李玉林,然後又讓婢女取來了十斤土豆,這才看著他說道:

“這些銀子和土豆你拿回去先用吧,以後如果有困難,為叔還會周濟你一點銀子。”

這些東西在平時沒有人能瞧上眼,但是現在這些東西卻都是救命的。就是那句,等以後有困難還會在接濟你一點。更是在告訴他,將來還是會繼續接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