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禦駕親征

天承二十年六月二十,大清國的都城靖南城上空,萬裏無雲,盡是一片晴空。這是一個於靖南再尋常不過的晴日。

靖南的天氣是幹燥的,尤其是進入夏天之後,與中原不同,這裏的雨水很少。甚至就連天空中的雲朵同樣也很稀少。

天空是藍色的,藍得分外的通透。

此時皇宮前的廣場上,擠滿了清軍,這是三萬名穿盔帶甲的軍士,我現在在戰場上,盔甲的作用已經幾乎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他們還是穿上了盔甲。畢竟對於大清國來說,這種泡釘棉甲,是大清國的傳統。至少現在還有這麽一絲傳統,能讓他們回想起往昔的輝煌。

在廣場的東、西、南三面,排成了三個方隊,在夏日的朝陽下,這些兵士一動不動地站著。不過毫無例外的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已經是大汗淋漓。

如果不是因為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恐怕現在他們早就已經把這盔甲脫到地上了。這年月誰還穿盔甲?

不過現在沒有任何人敢發一句牢騷。

今天是皇上禦駕親征的日子。而他們作為中軍將要守衛皇上的安全。陪同皇上親征。盡管現在全國已經沒落了,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繼續維持著過去的一些儀式。

奉命留守京城的上書房大臣率領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簇擁著十四歲的監國太子承祜,候立著恭送皇帝禦駕親征。

十五天前,從前方傳來急報,五萬明軍越過了伊梨河,開始向塔拉茲等地挺進。

對於這一天,大清國上下,似乎早就等待多時了,明軍的“入侵”,並沒有在靖南引起多少風波。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一天總歸會到來。現在這一天來了,反倒讓過去提心吊膽的他們松下了一口氣。至少已經不需要再像過去那樣成天擔心著明軍哪一天會打過來。

現在再也不用擔心了。

在滿清朝廷不斷調動部隊的同時。昨天,宮中接連傳下兩道聖旨,一是皇帝禦駕親征,一是皇太子承祜監國。這兩道聖旨,使得人們的心頭一緊,也讓人所有人都知道了皇上的想法——大清國不會再往南撤了。

其實,大清國也是無路可退啊!

這幾十年,從京城一路逃到西安,然後又逃到西域,現在又逃到靖南,這一路倉皇,不知遭受了多少劫難,尤其是當年那些隨著順治皇帝一同撤往西安的人,他們可都是拋家棄子來的。他們的妻子、女兒大都淪為漢人的女婢,為了傳宗接代,他們不得不強掠河州等地的色目女人為妻為婢。

二十年的歲月,看似安生,可所有人都累了。

還能再往那逃呢?

望遠望去,天下這麽大,似乎真的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了,其實即便是有他們的容身之地。大明也不會讓他們在那裏安居樂業的。哪怕就是到天涯海角,大明都不會放棄對他們的追擊。

今個兒,聽到皇上要領兵親征,討伐明軍的消息,已經跑了幾十年的人們心情甚至有些激動。

管他是贏是輸,總得和明國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

即便是輸了,那也得的讓輸個堂堂正正的,別讓他們像瞧孫子似的,瞧不起旗人!

旗人也是有血性的!

當然,這也就是那些天承年後出生的那些個年青人會這麽想,他們沒有經歷過逃離京城的倉皇,即便是離開西安的時候,年歲尚小的他們,也沒有太多的印象,即便是有,也是對明國的不滿。

至於離開盛京的時候,他們更是心不甘,情不願。相比於他們的父輩,這些年青人更渴望與明軍打上一仗。

現在,皇上禦駕親征的決定,總算是讓這些年青人如願以償了。

這是多少年不曾有過的大事了,留守在京的人們紛紛擁上街頭,等候著恭送皇上,瞻仰禦駕出征的雄壯軍威,對於他們來說,這一天同樣是個大日子。大清國似乎多少年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氣勢洶洶了。

此時,整個靖南城都轟動了,別說是普通的旗人,就是當年那些被掠來的色目女子,也是紛紛站在街上,目送著她們的兒子們隨著皇上出征,她們的神情盡是一副淒涼。當然還有一些婦人神情中帶著一絲竊喜。她們在想什麽沒有誰知道。但所有人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婦人都甘心做旗人的奴婢。

當然,更多的女人是因為兒子即將上戰場而憂心忡忡的,對未來充滿了擔心,擔心著兒子們的安危。

其實,男人的模樣也好不到什麽地方,畢竟,對於許多人來說,大明是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

午時正刻,隨著一陣悠揚的鐘鼓樂聲。

在皇宮前的這座曾被稱為“撒馬爾罕之心”的廣場上,響起震天動地的大炮聲。數十門大炮轟鳴著,一隊隊舉著龍旗、寶幡的內侍從午門走了出來。隨後,又有十余隊禦前侍衛列成的大隊人馬,威風凜凜地從宮內走出。這才見索額圖、王化行兩位隨駕出征的大臣,騎著高頭大馬,一身戎裝的率領一隊禦前侍衛走了出來。站在廣場中央的主將圖海知道,皇上就要出來了,便向身旁的兩位副將軍點頭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