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襲擊

來到綏德的第十天,妙澄法師帶著一本佛經走進了王府。世子吳應熊讓他先於書房外的小會客廳稍待,然後進去向父親稟報。

妙澄法師將這間小客廳打量了一下:這是一間典雅的士大夫家的會客室,一色的紅木明式家具,茶幾上擺著矮松、雲竹等盆景,四壁掛著名人字畫,小小的會客廳裏充溢著一派高雅敦厚的氣氛。

在來到綏德之後,對於這裏妙澄法師早就前了一定的了解,若是說綏德或者說吳周有什麽特殊的地方,恐怕就是“無處不漢風”。

城市是漢式的、宮殿是漢式的,建築同樣也是,至於官員的府邸亦是漢式……

或許,這正是飄零於外的他們,唯一的精神寄托。

只有遠離故土,才知道故土的可貴,正像他們不改的鄉音一般:

“法師,十年不見了,你一向可好!”

妙澄法師正在打量之際,門口傳來一句洪亮的具有濃厚遼東口音的問訊。是吳三桂來了。

妙澄法師與吳三桂是老熟人,當年在雲南的時候,吳三桂就曾拜訪過妙澄法師,今天穿著一身淡色道袍,在妙澄法師看來,吳三桂的氣色比二十年前兩人相見時在差了很多,年月不饒人啊。

忙起身雙手合什道:

“妙澄見過吳將軍!”

這一聲“吳將軍”讓吳三桂一愣,旋即他明白了,自己這個“王”在明人的眼中,根本不是什麽王。

“這是在我家裏,不必拘禮。”

盡管年歲不饒人,但吳三桂的步伐仍然很有力,他用手指了指椅子。

“請坐!”

跟在後面的吳應熊附和著說:“法師,你請坐。”

三人落座後,有穿著紗麗的宮女進來獻茶。

在宮女離開後,妙澄法師說道。

“十七年前,將軍離開雲南時,世人只以為將軍與摩下部將必定葬身於荒蠻之中,可卻未曾想,將軍卻於天竺創下如此功業,實是讓人贊嘆,而將軍又於此大興佛法,讓佛法再現天竺,將軍功德無。”

說罷,妙澄法師又站起來行了一禮。

“哪有什麽功德!”

吳三桂樂呵呵地笑道。

“十七年前,吳某人離開雲南時,也未曾想到會有今日,當日吳某人離開雲南,實在是迫不得已,畢竟,大明之大,絕無吳某容身之地,當年法師亦曾如此告知吳某,吳某與麾下將領幾經磨難,方才於此立足。這天竺是佛祖誕生之地,當年佛法是何等之盛?只可惜後來異教入侵,佛寺被毀,信徒或是被殺,或迫於無奈改信異教,天竺更是久不聞佛法,如今吳某既然於此地立足,就要大興佛法,要弘揚佛法……急需像法師這樣的大賢,如今天弘揚佛法缺乏得力之法師,現在法師來了,正好借此施展一番。”

吳三桂說話倒也是直言快語。話說得很誠懇,其實,他之所以大興佛法,還是為了自身能夠於這裏長久統治下去,與什麽佛光重現天竺壓根沒有關系。

“佛光重現天竺、將軍功德無量!”

吳三桂摸了摸八字胡,關切地問道:

“法師於此地的生活還過得慣嗎?寺裏的事接手了嗎?”

妙澄法師答。

“貧僧多年來四海為家,隨便在哪裏都能習慣,只是不習此地語言,講法總有限制。”

“不要急,慢慢來。”

吳三桂端起茶杯,對妙澄法師說道。

“喝茶吧,這茶可是從天朝來的。”

妙澄法師沒有說法,端起茶碗來喝了一口。茶的味道相當醇厚。妙澄法師放下茶碗,突然看到吳三桂的神情似乎有些走神。片刻後,他才回過神來。

“法師,聽說你曾於中都見過陛下?”

吳三桂放下茶杯,轉了一個話題。

“貧僧三年前於中都時,曾有幸得見龍顏。”

妙澄法師如實的回答道。

“陛下是天人之資,當年流落民間,十數年臥薪嘗膽,方才中興大明,先皇帝在天之靈看到大明中興,亦能暝目了……”

妙澄法師聽吳三桂這麽一說,便說道。

“今日大明能夠中興,全是陛下之功,如今大明已經是盛世,百姓更是安居樂業,實是數十年未曾有之盛景。”

“嗯。”

吳三桂略為點點頭,說道。

“雖說我身在天竺,可卻時常關注大明,大明今日盛景,實在是讓人神往,陛下是明君,得此明君,實在是大明百姓的福氣。”

妙澄法師萬沒想到,吳三桂居然會說也這番話來。

顯然,這超出了他對吳三桂的認知。

“我知道這天下人一直記恨著我,恨我當年引清軍入關,可是,法師,當年吳某之所以引清軍入關,確實是為了報君父之仇,誰曾想那滿清卻鳩占鵲巢,如此……我今天把實情告訴你,他日若是法師有幸再見龍顏,可告訴陛下,吳某人從不曾敢忘先帝之恩,吳某雖釀下天禍,但卻一日不敢忘記自己是漢人,是明臣,只待時機成熟,既會重新起事,歸復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