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私心

在中都的城中央有一座綠島,這是一個面積達15平方裏的園林,於繁華的都市中是一片罕見的靜謐之地。但與中都的公園不同,這裏是不會向外界開放的,這裏是大明的皇宮所在。

這座占地面積龐大的園林式皇宮,擁有綠色的草地、樹木郁郁的小森林、林間庭院,而且還有可以泛舟水面的湖泊。早年移栽的樹木早已經長得枝繁葉茂,當年的小樹也變成大樹,也正因如此,皇宮才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皇宮中的禦苑,倒不如說是禦苑中的皇宮。

陽光支離破碎地穿過一棵棵大樹組成的天然屏障,灑在在禦苑中的步道上,穿著一身道袍的朱明忠就在這林蔭下散著步,即便是已經在這裏住了十幾年,他還是沒能走完這條路——禦苑中有總長199.9裏的步行道,9999棵各種樹木。

作為皇宮,它的面積談不上大,可是作為家……這裏太大了,所以在皇宮中,朱明忠最喜歡的還是在禦湖邊的那座面積不大的園子,那裏更像是家,而不像宮殿裏那樣空蕩蕩的。

盡管禦苑中的步道,可以供馬車行駛,但是在大多數時候,朱明忠還是會選擇步行,在他看來古代帝王之所以短壽,和他們很少鍛煉身體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穿越到這個時空的二十幾年來,他從未曾停止過鍛煉身體,跑步或者劃艇是日常的鍛煉,而步行則是一種習慣。

只不過與普通人的步行不同,步行時身後十幾丈外,卻跟著一輛輕便馬車,還有幾名女官。

如果不是甲申天變後奔波於各地,習慣了步行,方以智恐怕很難跟上陛下的步子,陛下走路很快,當年在東北的時候,他不知道為什麽京官大都喜歡在公園裏跑步,後來陪陛下在宮中逛過一次之後,他就知道了原因——他們害怕跟不上陛下的腳步。

總不能讓陛下停下來等他們吧!

所以,京官便自發性的鍛煉身體,十幾年來,跑步、步行早就成為一種從上至下的風氣,當然還有其它的運動,甚至有些地方,開始出現了競技性的比賽。

“……陛下,現在南京方面正在進行拉網式的搜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遲明天,就能夠搜遍全城……”

在方以智說話時,朱明忠的眼睛卻朝著另一個方向看去,打量著周圍的景致,嗯,這裏的景色不錯,可以考慮在這附近建一座園子……

作為這個大院子的主人,這幾年朱明忠更習慣於整治自己的院子,畢竟,內閣的存在可以處理國家的絕大多數事務,這是大明的一個傳統。

明朝中晚期的政治體制和思想道德是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非常特殊的,國家的治理已經逐漸由文官階層來完成,皇帝在行政管理上的權責越來越少,逐漸的成為一個大臣用來爭取的工具和道德象征,通俗的說就是,當大臣們意見一致的時候,皇帝就可以丟到一邊去了,大家這個時候最不喜歡皇帝出來幹預任何事,否則有成為暴君的危險;而當大臣們有意見分歧的時候,皇帝就被拿來做最後的裁決人,大家這個時候最希望皇帝出來為他們撐腰。否則有被罵為懶惰的昏君的危險。同時,大家還要求皇帝要做道德的典範,孝,仁,禮,信,勤,義缺一不可,否則也有被罵為昏君或者暴君的危險。在某種程度上,大明皇帝實現了古人所理想的“聖天子垂拱而治”。當然,這也是最後大明陷入黨爭,最終導致亡國的原因。

“三百年間,國事皆操之於大臣,大臣重黨而輕國,至天子獨斷而晚矣。”

這是甲申天變之後,人們對大明的反思,也正因如此,當朱明忠以一句“大明天下,唯我獨尊”表明天子的獨斷之權時,完全沒有任何阻力。當然做一個事必躬親的皇帝,真的很累,也很辛苦。所以在過去的多年間,朱明忠一直在尋找一個平衡。

也就是在前幾年,他才找到一個平衡。在大多數時候,他都不去幹預內閣大臣們做事情,因為他知道,那裏面比自己強的人多多了。

大明就像一艘海上的巨輪,作為船長,他只需要掌握好大方向,然後有內閣掌舵,有高級船員指揮水手操帆、用炮,從而保證船只的安全航行。至於船長,他可以船長室在看書、看海圖、睡覺。甲板上的粗活、重活是其它人做的。

作為皇帝的他,只需要作好船長就行。但是,船長必須要有足夠的權威,就是必須時常提醒大臣們一個事實——天子獨斷!

所謂的“聖天子垂拱而治”,不過只是天子想偷個懶而已。就像船長一樣,船上的任何動靜都瞞不過他的眼睛,而且他總會主動站出來,用行動去證明船長的權威。

這種權威是絕對服從的!

而反觀明朝,往往都是大臣千方百計的去逼迫皇帝,令其“幡然醒悟,回頭是岸。”,看似虛心納諫,可實際上卻是皇帝權威的盡失。所以,作為皇帝,朱明忠會聽取意見,但如果有人敢質疑陛下,那麽等待他的就是雷霆雨露皆君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