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何憂

修以賢祠,以彰其功。

不得不承認,方以智的建議,倒是讓朱明忠頗為心動,如果這樣的話,豈不就是可以正大光明的祭奠另一個時空的爺爺?

可是這個念頭,朱明忠只是略微心動,便搖頭說道。

“此議不好,非忠烈不配祠,從朕為始,大明只有戰死的官兵和因公殉難的官員可進忠烈祠外,尋常人無論是富是貴,皆不能配祠。這個惡習不能由朕開,至於恩師,朕自會於宮中設恩師靈位,加以祭奠。”

不配祠,是因為在古代的中國動輒便為文臣武將配祠修廟。如此,也就讓人少了幾分敬畏,也讓忠烈祠、昭忠祠顯得不那麽莊嚴。為此朱明忠才會早在幾年前,就下旨禁祠。從而突顯出官方修建的忠烈祠以及昭忠祠的地位。

陛下的回答,讓方以智連忙接連請罪,隨後他看著手中的藥瓶,心底卻是發出了一聲長嘆。

看來是不可能說服陛下了。

“愛卿,此次回中都,可是有事?如果有需要朕這邊為你撐腰的,愛卿盡管直言,畢竟,東北不同於內地。”

看著欲言又止的方以智,朱明忠說道,

“愛卿不要有什麽顧慮,有什麽盡管直言,朕自會為你作主的。”

朱明忠之所以會這麽說,是因為方以智這幾年在內地可是沒少上報紙,而上報紙的原因就是——太過苛暴。

當真是文明太久了,忘記什麽是野蠻了。

他們難道忘記當年滿清入關時,是何等的殘暴嗎?即便是他在東北苛暴一點,又有何妨?

“陛下,臣正想要向陛下稟報一件事。”

挺直腰板,方以智望了陛下一眼,看到陛下正在看著他,便把頭微微一垂,然後說道。

“陛下,臣聽說,陛下準各諸侯國往河南等難民營中招人,並許其於全國招攬才俊、百姓?”

朱明忠點點頭,然後說道。

“現在各宗室已經開始就國,安南那邊的公國都是熟地,宗室只需領兵鎮撫既可,當然,也需要移民,但更重要的令當地百姓歸化華夏。可是桂藩等王國卻不同,他們要去的地方盡是生番蠻夷,不僅需要府衛鎮撫,還需要百姓耕種,所朕才會許他們於各地招攬英賢百姓。”

為何不準許的,畢竟,本身那些諸侯國的設立,就是為了分流,為了把國內的剩余人口分流出去,盡管現在國內的人口並不多。

“那麽東北怎麽辦?”

方以智直接反問道。

“如果所有的移民都去了南洋,那麽東北怎麽辦?陛下,難道東北就不要了?”

天天盼望著內地的移民,對於身為東北總督的方以智來說,他更在乎的是東北,甚至這兩年,他已經試探了內閣大臣們的想法,他們同樣也是傾向於東北的,畢竟東北是內地,而諸侯國……只是諸侯。

打斷方以智的話,朱明忠說道。

“現在東北的人口已經突破兩百二十萬了。”

四年!

東北的人口增加了幾倍,這是因為安置在東北的退役軍人和俘虜,都會把他們的家人帶到東北,再加上大量的流放犯,直接導致東北人口大量激增,盡管以東北地區而言,相比於內地人口仍然稀少,但是就未來的發展來說,幾年之後,東北的人口就會突破四百萬。

人口之所以如此激增,是因為興乾元年之後,天下的的承平,使得大明上下出現了“嬰兒潮”,而在東北最為明顯,因為無論是退役軍人或是俘虜都是正值壯年,在多打三鬥糧也想娶個小媳婦的心態下,他們納旗女、朝女為妾更是屢見不鮮,在報紙上,朱明忠甚至看過一個新聞,說是東北的一個在鄉軍人,一下子從蒙地買了六個旗女,當年就為他生了六個子女。

顯然,對於那些擁有數百畝田產的勛士階層來說,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在多子多福的傳統思想下,在未來的十幾年間,他們會大量的生育下一代,幾十年後,東北的人口,甚至可能突破千萬,到那時,東北就會成為與內地完全沒有絲毫分別地方,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朝鮮也會被吸納進來。

“我記得,今年上半年,東北的新增戶籍是……”

“大約27.5萬人,其中21萬是新生兒,6.5萬是各地移民以及流放犯。”

作為東北總督的方以智,對這些數字記得自然非常清楚,他只得順著陛下的話回答。

“那麽今年破50萬應該沒有問題,也就是說,今年人口肯定能突破250萬,那麽明年呢?300萬,後年350萬……”

其實,朱明忠的頭腦很清醒,他知道東北的問題,當然更清楚,東北的將來。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東北會新增加幾百萬人。”

對於東北的情況,朱明忠早已全部記在了他的心中。

“可以說,通過三十五萬退役官兵和戰俘移民,已經讓東北的人口發展進入到了良性循環之中,這三十五萬人,一年就可以繁衍五十萬下一代,十八年後,他們長大之後,每年就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出生,最多五十年,東北的人口就會突破兩千萬,現在在移民的問題上東北已經和四年前有了本質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