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巴達維亞

從三年前,也許是四年前,或者更早一些,也許是從明人在南天門建立了他們的堡壘和港口之後,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災難的陰雲就不可避免的籠罩的天空。

而對於巴達維亞總督彼得·哈斯勒來說,1666年無疑是一個極為倒黴的年份,作為東印度公司創始人彼得·哈塞拉爾的侄子,兩年前接任總督職位的時,他還曾信誓旦旦的表示,將會在兩年內恢復曾經的繁榮,但是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荷蘭人的商船與葡萄牙人的商船一樣,被禁止與日本進行貿易。

興乾元年,大明通過了《航海法案》,這是旨在保護大明航海貿易壟斷的法案——大明的藩屬國只得與大明的商船進行貿易。換句話來說,荷蘭人的商船被排除了日本航線,這是這個時代利潤東亞最為豐厚的航線。在過去的多年間,荷蘭人每年通過巴達維亞、廣州、長崎的三角航線,都可獲得上百萬荷蘭盾的利潤,但是現在,這一切都成了過去,除非東印度公司願意冒著與大明開戰的風險。

失去了日本航線之後,荷蘭在東亞和南洋航線上更是屢遭打擊,最終只能靠與歐洲的香料貿易維持生計,在慘淡經營三年之後,自以為“委屈求全”的荷蘭人終究還是沒能逃脫與葡萄牙人相同的厄運——三年前,葡萄牙人被趕出了澳門。

而現在,當初出現在澳門外海大明艦隊,就泊停在巴達維亞外海的,那支龐大的艦隊就像催命符似的提醒著公司董事會中的成員們,提醒著他們必須要離開這裏。

此時絕望的氣氛彌漫了整個董事會,而在絕望之余,更有一種無邊的憤怒。

“這些明國人,難道他們就不怕激怒荷蘭嗎?”

一名董事會成員憤怒的說道。

“難道他們就不怕我們的艦隊嗎?”

在議員們如此說話的時候,東印度公司的海軍提督巴爾塔沙·波特則把眼簾一垂根本就沒有說話,盡管公司擁有擁有150條商船,40條戰艦,但是相比於明國的艦隊卻是不值一提的。

“南洋艦隊的四艘‘戰國’級,就足以摧毀整個東印度公司……”

巴爾塔沙·波特默默的在心裏這麽尋思著,如果有人質問他為何不率領艦隊的出戰的話,他一定會上前狠狠的抽那人一個耳光,然後質問他們,為何在幾年前不為他建造三層甲板的一級艦。

幾年前,當第一艘明軍的一級艦出現在南洋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威脅,甚至不得不撤回派往台灣的艦隊,唯恐明軍會奪取巴達維亞。

盡管明軍的威脅一日勝過一日,可是,公司卻沒有加強艦隊的意願,似乎他們明白,無論如何加強,都無法超越明軍的艦隊。現在,明軍來了,他們只需要派出一支分艦隊,就足以把整個巴達維亞所有的海上力量掃蕩一空。

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巴達維亞的艦隊是指往不上的,所以沒有任何人質問巴爾塔沙·波特,而且人們都很清楚,如果要平安的離開這裏,最後仍然需要巴爾塔沙·波特的護送。

“我們可以用錢,用錢讓外頭的中國人離開。”

終於一名董事會成員忍不住大聲嚷嚷道,用錢收買敵人,讓敵人放棄進攻離開這裏,這是大航海時代的不二選擇。很多時候,這很有效。

“笨蛋,他們不是英格蘭人,不是海盜,不是土著人,明人不會要錢,這是他們的皇帝給他們的任務。他們只想把我們趕出這裏。”

絕望的話語從另一個董事會成員的口中道出。

“趕我們走?為什麽要趕走我們!沒有我們的商船,誰幫他們把絲綢、瓷器運到歐洲,運到新大陸呢。襲擊他們的商船?這是誰幹的?上帝可以作證,我們都是商人,並不是海盜!”

“英格蘭人,除了那些英格蘭佬,還能是誰?一定是他們假扮荷蘭艦隊去襲擊明國人的。現在他們目的達到了,明國人要把我們趕出這裏。該死的英格蘭人!”

議員們紛紛大聲咒罵著英格蘭人,並為自己遭遇的不公嚷嚷著。

“不過明國的要求很簡單,他們認為我們在巴達維亞軍事存在,威脅到他們的利益,所以,要求我們撤離此地,將巴達維亞交給他們。至於商人可以繼續留在這裏從事貿易,但是巴達維亞必須交給他們。”

“把巴達維亞交給他們?然後我們就像在廣州、在南天門一樣與他們進行貿易?上帝,他們是想占領這裏,這才是他們的想法。我敢說,甚至英格蘭人的襲擊,正合了他們的心意,因為他們找到了借口把我們趕出去!”

這一瞬間,整個董事會都陷入沉默。

“好吧,就算是明國人想要奪取巴達維亞。我們現在這麽坐著總解決不了問題,過了二十四個小時,他們的艦隊就會炮轟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