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祥瑞

勸進需要什麽?

祥瑞!

這寒冬臘月的,又有什麽祥瑞?

沒有祥瑞,地方官員也能制出祥瑞來,什麽寺中池塘裏的烏龜自冰下鉆出,龜甲上刻著“十八子坐天下”,什麽在黃河中得到一塊石頭,上有“李興”二字,李子淵自然喜歡這二字,重賞地方官不說,還把當地的地名改名為李興縣。

這種祥瑞,世人皆知其假,可問題是歷朝歷代皆有人熱衷祥瑞,而李子淵熱衷於此,同樣也是為了他篡位登基制造聲勢。他希望通過祥瑞證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寒冬臘月裏有人獻“佳禾”,也有人稱“龍見於雲中”,甚至就連冰封的黃河也出現了“黃河清”的祥瑞,至於“聖人出”之類的祥瑞,更是不絕於官書之中。

聲勢制造的越是浩大,李子淵就越是低調,在他命人操辦著永歷的喪事時,甚至還特意前往正在大興土木的思宗皇陵,去拜祭思宗。

而在李子淵拜祭思宗的時候,因為皇陵離城有百裏,所以各種重要朝政和各地重要軍情不斷地通過專使飛騎送到他的案前。當然,在這些事情之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頒布明年的歷書,每年冬季用皇帝的名義頒布歷書,俗稱皇歷。一國之內頒布皇歷是皇帝的特權,是皇權的象征。雖然李子淵暫時還未稱帝,實際上卻已經是皇帝的身份,只差最後的勸進登基了。所以,他在返回京師的路上得到已經刻印好的“癸卯歷”時,自然十分高興,竟然不顧鞍馬勞頓,在燈下從頭到尾翻閱一遍。他望著黃紙書箋《大唐欽頒天德元年癸卯年歲皇歷》一行紅字時,那種執掌皇權的喜悅和興奮之情,頓時便充滿心頭,不覺為之而陶醉。

這就是皇權嗎?

手撫著這本皇歷,李子淵不禁有些為之癡迷,不過盡管為之陶醉,但是他卻很清楚,還沒到高枕無憂的地步。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功進”風潮之中,他派出的使者仍在積極遊說著閩鄭。面對他提出的“各領其地,各自為帝”的建議,盡管表面上鄭經大聲加以訓斥,但據使者的回報,鄭家諸人對此似乎並不反對。

至於李定國,雖說他在廣州指責他李子淵是亂臣賊子,可他李定國是什麽?不過就是西賊出身!居然還以大明的忠臣自居,這又是何等的可笑?

唯一讓他擔心的就是淮王朱明忠,他派去的專使,甚至連山海關都未能通過就被趕了回來,那朱明忠難道是想當大明的忠臣?

忠臣?

忠臣有幾個能善終的?

冷冷一笑,對於已經招降洪承疇、吳三桂以及李國英,把持天下大半的李子淵來說,曾經一直以為最為忌憚的對手,反倒不再像過去那樣讓人忌憚了,甚至他還隱隱期待著,與其一決勝負。

盡管現在李子淵並未登基,但是新朝廷似乎正慢慢的顯現其形,由前清的降官和永歷朝的舊吏以及楚王府從吏組成的新朝廷,正在主持著朝政。洪承疇、李國英、吳三桂等人的歸降,讓李楚的聲勢達到了最頂點,半壁江山皆歸李楚,甚至讓人們產生了天下終歸李楚的感覺。

盡管許多士人對於其居然能接納洪承疇、李國英、吳三桂那樣的漢奸,而頗為不滿,但是除此之外,似乎李子淵也是一副英主模樣,至少就其聲勢來說,現在李子淵的聲勢已經遠遠蓋過朱淮。

這天下終究還是要姓李了!

心間得意著,騎於馬背上的李子淵在大隊侍衛的拱衛下緩緩徐行。前邊有儀仗與器樂前導,甚至還有太監手提香爐中燒著檀香,一路上盡是輕煙氤氳。更有侍衛騎著高頭大馬,擎著一把黃傘,走在他的前面。那通往京中去的路上,雖是為冰雪覆蓋,可是卻鋪了一層黃沙。盡管現在李子淵並不是皇上,但是這儀仗卻是遵著皇上的標準。

當然,除了鋪於官道上的黃土之外,在沿途的村口鎮邊,還有跪拜於地本地士紳百姓,他們就這麽伏身跪在路邊,甚至不敢擡起頭來。

面對百姓們的敬畏,李子淵在馬上忽然想到了當年被掠到後勁營的日子,那個時候,他於後勁營中,終日所過的是朝不保夕的日子,那個時候,他所思所想,不過只是每日能有糊口之糧,那裏曾想過,有朝一日能夠登基為帝。

心中這般尋思著,李子淵又不由得想起初進京城時的情景,那會也算極為威風了,但怎能和今日相比?今日這般景象或許就是書中所言的“出人警蹕”。

當然,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是從他用了近二十年的艱辛付出才得來的。

這天下真是來之不易呀!

想到天下的來之不易,李子淵暗自於心底提醒著自己,可千萬不能學他的那個本家,僅僅只是做了十八天的皇帝。

絕不能當李自成!

李家的千秋大業,如今分明已經出現在眼前了,可萬萬不能因為一時的眼光短淺丟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