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心變

皇帝的金鑾殿是什麽模樣?

天下的百姓對於金鑾殿總有著這樣那樣的幻想,他們總是會想象著那金鑾殿的模樣,想象著其中的富麗堂皇。但那一切不過只是想象。

尋常百姓會去想象,達官顯貴同樣也會如此。即便是已經貴為楚王,對於李子淵來說,他仍然一直好奇著這金鑾殿的模樣,自從進入京城之後,無數次,他都朝著紫禁城看去,對於紫禁城,對於那金鑾殿他有著這樣那樣的想象。當然更多的是好奇,他一直好奇著那皇上住的地方到底是什麽模樣,好奇著是不是當真像是戲文說的那樣。

地上鋪著金磚,殿內撐著金柱……

金鑾殿到底是什麽模樣?

不過,盡管是如此的好奇,他在進入京城之後,卻並沒有踏進紫禁城,不是因為他不願進,而是因為暫時不能進——紫禁城仍然在清宮。

所謂的“清宮”,倒不是說“清理皇宮”,而是要把宮裏頭的那些個宮女以及不可靠的太監全都給清出去。畢竟清虜的宮女除了所謂的八旗“秀女”之外,還有包衣使女,也就是在宮中幹雜役的宮女,而且還有一些皇太極有妃子也在宮內,未能隨清虜撤離,仍然留在宮中。這些人自然不能留在宮裏頭,她們是滿清的宮女,留在宮裏頭誰知道她們會做出什麽來?甚至就是尋常的太監,也要加以甄別,剔除那些不可靠的太監。這是幾千年來的規矩,秦漢那會如此,現在同樣也是如此。而清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幾天就能辦好的。

所以幾乎每天,在望著紫禁城的時候,心急之下李子淵總是會關切的詢問“清宮”的情況,之所以關心,當然是為了“早日迎回朝廷”,至少在明面上是這個理由,只是這個心思到底是真是假,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自從去年在太原被朝廷封王之,楚王府裏就有了各種嚴密禮制,同樣的那等級差別,開始講究;到京城以後,禮制更加清楚,也更加完備。在楚王府內部主臣間的關系更趨森嚴,曾幾何時的那種弟兄關系,也早就不見蹤影。

武官尚是如此,文官同樣也是如此,而身為參軍的許雲程更是這種禮制的倡導者,按照他的說法,這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參見楚王的時候,許雲程依然規規矩矩的行著禮。而李子淵同樣也是安然受之,現在他非但早就習慣了眾人的大禮,更享受著這種感覺,甚至還極為忌諱他人不遵守禮數,在他看來那無疑是於他不敬。

“坐,都坐下去,說說你們清宮的情形吧。”

盡管李子淵的口氣上顯得很是親切,可他心裏卻很清楚,這只是說說。當然,許雲程和金之俊都沒有坐,他們也只是聽聽,上位者說,他們聽就可以了,至於其它……也就僅此而已。尤其是對於身為降官的金之俊來說,他更是謹慎至極,而且還主動幫助楚王完善規矩,在曾經身為禮部尚書的金之俊看來,楚王過去的規矩,不過只是“戲台子”罷了,畢竟,楚王身邊並沒有人知道什麽是藩王的規矩。

他們兩人恭敬地站立在楚王的面前,向他稟奏宮中的簡略情況。當金之俊稟奏道有多名妃子自縊,停屍於宮中的時候,李子淵不免有些感動,輕聲說道:

“其實她們大可不必死。倘若她們不死,孤相信朝廷也定會以禮相待,將她們優養終身。”

隨後他又對金之俊說道。

“你問問大監們,宮中的庫房中一定有好的棺材,命人將她們裝殮,要小心保護她們的屍體!”

其實,他根本就不關心那些滿人妃子的死活,就像幾天前,清宮一開始,得知宮中有700多宮女沒有離開的時候,直接命人將那些宮女送入教坊司,完全沒有一絲猶豫,至於那些妃子,若是她們不“自縊”,恐怕李子淵也會想辦法讓她們自縊的,其實,不需要李子淵吩咐,自然會有人去幫她們“自縊”。不過即便如此,漂亮話也總需要說的。就像作為大臣的他們需要主動的為主公解決一些麻煩一般。

至於這是否真的是“自縊”,沒有任何人會在乎,更不會有人去追究,千百年來,從來都是如此。

“大王仁義!”

這個仁義,也就只需要說說,當年金之俊也曾如此這般誇獎過李自成以及多爾袞,現在用在李子淵的身上,他倒是不覺得有任何不適。有些話,說習慣了,真真假假的,甚至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甚至壓根就沒有想過,一切只不過是本能罷了!

甚至,就在李子淵入城的當天,他就穿戴著整齊的大明官袍,與順天府尹等京中官員一同迎接楚王,雖說有些倉促,但他的“識時務”不但讓他保住了性命,而且還能夠重新成為大明官員,當然,他現在只是“暫且留於府前效命”,至於其它,總還需要請示一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