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逃離

大清國亡了!

盡管城門緊閉,但是很快,內城旗人盡數出城的消息,還是在第二天傳了過來,因為城門緊閉,這外城的百姓自然是出不去,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麽情形,不過暗自裏,他們總算是長松了一口氣,畢竟這陣子他們可是沒少被旗兵禍害,現在好了,旗兵終於走了!

大明朝中興了!

天下太平了!

與尋常百姓的歡喜不同,對於那些為官的,這個時候,卻是各種心態,其實,打從幾日前,這京官就是逃的逃,躲的躲,他們之中倒也有一些大清國的忠臣,自覺年青體壯的,自然是隨駕出關,這倒不是說他們真的是對大清國忠心耿耿,而是因為沒法子,留在這也是漢奸,而對於年邁的,即便是想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對於已經年過花甲的禮部漢尚書王崇簡來說,正是如此,在拜別了皇上之後,他便從內城離開了。在外城王家的府宅裏頭,他溫了一壺酒,然後便一個人自飲起來。

“王某早孤,由嗣母張氏督之成立。年二十六歲舉於鄉,負海內重望,為清流所推。明崇禎十六年登進士第。甲申三月,京師破,值生母焦氏喪,給假治葬在外,遂避難奔金陵,轉徙吳越間。清朝定鼎,始間道歸裏。”

嘴上這麽念叨著的,喝了半壺酒的王崇簡已經帶了些醉意。恰在這個時候,他看到兒子同樣也回來了,於是他的聲音高昂。

“……今上廣求文學耆宿以充館選,順天府學政曹溶首薦之,補選庶常,擢秘書院檢討,歷侍讀學士,遷詹事府少詹事,以疾請告。順治十二年,刑部右侍郎戴明說薦其才可大用,特旨起補原官,兼宏文院侍講學士,尋遷國史院學士。當時熙兒亦官宏文院學士,聖上以為父子不可同列,因擢王崇簡為禮部侍郎,升尚書,加太子太保。我等父子同列朝中,皇恩如此浩蕩,崇簡焉能不報?”

說完這番話後,王崇簡便命老仆在大廳正梁上結了一個圈套,聽著爹的吩咐,王熙只是垂首立於一旁,他已經知道了爹的選擇。他又命人喊來了幼子王安。

“我是大清的禮部尚書,國家遭難,理當殉節。”

他對幼子說道。

“你大哥為大清之臣,自知如此自處。”

說到這裏向繩圈看了一眼。

“我死以後,你可以歸隱宛平墳莊,課子孫耕讀傳家,世世不可……做官。”

“爹……”

王熙與弟弟含著兩泡眼淚跪了下來,哽咽著全是一副有言難訴了。

“癡兒!你快走。”

一旁跪的王安看著跪在地上的大哥,忍著心痛說道,

“你這樣會誤了爹的一生大節!”

“說得不錯!”

王熙閉上眼睛強忍著眼淚說。

“你快走,莫作兒女之態!”

“快走,快走!”

王安推著大哥說道。

“若是等朝廷都走了,到時候你便走不了。”

“那麽,”

王熙含淚看著弟弟問道。

“那小安你呢?”

“我,”

王安看著爹說道。

“自然聽從爹的吩咐,王福,你拉著大少爺,趕緊走。”

老仆知道,處此時際,最難割舍的,便是天倫骨肉之情。有二少爺在這裏就到了,失節事大,非同小可,所以拉著王熙就走。

於是王安將老父扶上踏腳的凳子,王崇簡踮起腳,眼淚汪汪地將皤然白首,伸入繩套,眼睛卻還望著右邊,看了一眼兒子。

“爹,你放心,孩兒知道怎麽做。”

聽得這句話,王崇簡將眼睛閉上,雙手本扳著繩套的,此時也放下了,將墊腳凳一踢,只見他的身子往下一沉,接著悠悠晃晃地在空中搖蕩著。

王安成全了老父的“大節”,悄悄向窗外看了一下,大哥已經去了。王家就只剩下一個人了。

在仆人的幫助下將爹的身子擡了下來,看著爹的模樣,王安的淚水流了下來,心裏頭另一個念頭卻在那裏翻滾著。

爹是漢人,這為大清國全的那門子“大節”啊!

“哎,大哥應許已經出城了吧!”

王熙確實出了城,此時的他早就已經脫去官袍,換上了一身短裝,悄然離家,準備趕上皇上的扈駕,“孝子”是做不成,做個“忠臣”再說。

這一天,人人都有各自的選擇,有人選擇了當“忠臣”,有人選擇追隨大清朝廷,有人選擇在京中以死盡節,當然,更多的人則是逃的逃、跑的跑……連朝廷都逃了,他們跟著盡什麽節,全什麽忠?

不過盡管如此,這京官之中,倒也有舉家投水、自焚、服毒,甚至如明烈皇帝那樣先手刃了骨肉,然後自殺的,亦還有好幾家。只是漢臣殉難的不多,四品以上的大員,除了一個王崇簡,還有一個翰林院的翰林,他是服毒殉節,如此倒也不愧為“士林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