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遺後世憂

山海關奪城之戰,非常短,甚至可以說不值一提,一方是有心算無心,而另一方甚至壓根就沒有想到居然會有人如此大搖大擺這麽奪城,當然,也沒有想到,與此同時,明軍還會出現在海上。

幾乎是在城中的八旗兵們知道大隊明軍從海上襲來的時候,甚至都沒有動起抵抗的念頭,便立即拋下刀槍,脫掉盔甲,然後領著家人匆匆逃往關外,只要出了關門,自然也就是關外了,關外是滿洲,這漢人,總不會去滿洲吧。

駐守在山海關的清軍逃得倒是利索,不過半個多時辰,便完全把這城讓了出來。

一切都很順利,順利的超出人們的想象,至少超過黃田雲的想象,也就是在大軍開始登陸的時候,他接到了委任狀——他成了山海關知縣。

“誰曾想,七城連環的山海,居然就這麽陷了……”

在進入山海關的時候,黃田雲瞧著那雄偉的關城,目光中盡是不信,難怪他不信,山海關長城歷經洪武、成化、嘉慶、萬歷、天啟、崇禎六朝修築,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前後用二百六十三年時間,最終建成了這個七城連環,萬裏長城一線穿的險峻城防。在吳三桂沒有引清兵入關之前,這清軍做夢都想克復山海關,然後打進關內,盡管他們曾數次砸開長城,進入關內,但是只要山海關在明軍的手中,他們每一次縱兵劫掠北方之後,就會匆匆撤回。

可誰曾想到,這號稱“天下第一關”的雄關不過只用了一個時辰,甚至還不到一個時辰,便被明軍收復了。

別說的是黃田玉覺得詫異,就連朱明忠自己,也是驚詫非常,甚至反復確認之後,方才確信這是真的。

“守城的清軍呢?”

盡管制定的計劃是以奇襲奪取主城,然後再克其它副城,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守城的清軍,甚至不等與忠義軍打個照面,就棄城而逃了。

“逃了,全都逃了!”

已經換成軍裝的李存業——去年,他以商人的身份來到山海關,在這裏作起了買賣,只是這裏的人們並不知道,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軍正司軍正。

“大王,其實,大軍沒打過來的時候,這裏的清軍就已經人心惶惶了,大多數清兵甚至都備好了馬車,收拾好了家當,隨時準備離開這,他們雖說沒想到我大明王師會出現在這,但一看到王師抵達山海關,那裏還敢以卵擊石……”

這確實是事實,畢竟,不過一千多清軍,分散駐守在山海關各城,別說是守城了,就是守城門也守不住,面對從海上襲來的大隊明軍,自然是無從抵抗。

甚至也正是因為山海關的清軍兵力極少,所以朱明忠才會制定這個奪城的計劃,當然,與過去奇襲奪城不同,這次奪城是軍正司配合行動的——軍正司潛伏於北方的軍正負責搜集馬匹、大車,以便官兵冒充京城滿清顯貴的包衣。

只是清軍會如此利索的逃跑,確實出乎人們的意料。

“哎,看來多爾哈是不知道,在福臨的計劃裏頭,清軍還要據山海關阻擋我大明官軍哪!”

嘲笑著滿清的癡心妄想,朱明忠的神情顯得有些得意,雖說奪山海關有些勝之不武,但是奪下了山海關,意味著滿清的命門就被他牢牢掌握了。

“存義,你看……”

置身於船頭的朱明忠,手指著山海關,對張金生說道。

“你看這山海關,就是滿清的命門,只要山海關在我軍之手,那滿清就不足為懼,自此之後,這世間將再無滿清!”

朱明忠的語氣中盡顯出一陣從未曾有過的得意,奪占山海關,斷滿清後路,然後將其盡殲於關內,這就是他的計劃。這個計劃實施起來並不困難,唯一的困難恐怕就是,接下來,如何殲滅清軍主力,畢竟,只有殲滅清軍的主力,才能徹底解決滿清的問題。

“大王,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領悟大王出兵山海關之苦心!”

張金生直截了當的道出了另一個問題——別說是在外界,即便是在江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大王的用意與苦心。

“存義,你可知道為何隋唐兩朝,不異花費百年時間,也要解決高句麗?”

凝視著正在登陸準備進入山海關的部隊,朱明忠反問道,他當然不指往張金生回答出來。

“自隋之後,中國中央政權幾個英名垂史的皇帝連續進攻這個王國,歷經四代,終於將這個王國最後消滅。征高句麗之戰,歷來被史家們咒罵為‘不恤民力,勞師遠征’,翻開隋唐史,征高句麗之戰占據著整個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開始,中國就將征討高句麗做為國家的一項長遠戰略任務堅持不懈地執行,盡管多次面臨失敗,盡管可能導致國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們始終沒有放棄一個戰略目標:征服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