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旅順口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當李子淵與福臨等人在那裏揣測著彼此的動靜,並警惕的注視著江北的時候。他們壓根就沒想到忠義軍的一只腳卻突然踏上了遼東。其實不止是他們,甚至就連旅順口的老百姓——因為滿清封禁關東,加之本地人都已經隨遷入關,所以這旅順口根本就是荒無人煙。不過雖是荒無人煙,可是卻仍然住著幾十戶人家——他們大都是十幾年前從山東來此,躲避戰亂的百姓。

這些百姓甚至都沒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麽,然後就發現,這天地大變了。先是海灣突然冒出的數十艘軍艦,然後再就是與灣內登陸的大軍,放眼望去盡是黑壓壓一片的大軍。

“旅順。這個地名取得好。當年太祖高皇帝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這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此戰,我輩定也能隨馬葉二位將軍的腳步,一路收復遼東。”

看著一隊隊士兵在灣內搭建著帳篷,並開始用竹筐裝土構築起堡壘,張孝傑大笑道。

“是啊,登陸居然能如此順利,還真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我軍從登陸到現在,派出去的探馬走遍附近數十裏內,都見不到一個清軍。若不是知道沒來錯地方,當然讓人覺得這裏怎麽可能是清虜的老巢。”

此時的韓武同樣又驚又喜的感嘆道。之前在軍令部的時候,盡管也曾進行過多次兵棋推演,而且軍正司也帶來了大量的情報。在登陸前可謂是設想了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然而實際登陸時卻順利得讓人不敢相信。

以至於順利到讓韓武甚至都覺得有些失落了,他已經隱約的意識到,也許,遼東一戰,很有可能不會有想象中的激戰。

“怎麽?韓指揮很希望咱們一上岸就遇上清虜的大隊人馬嗎?”

看著韓武有些失望的表情於樹傑不禁哈哈一笑打趣道。

指揮,這是忠義軍的臨時軍職,忠義軍以營為基本戰鬥單位,幾經改制之中,忠義軍的一營兵在3600-5400人之間,包括有指揮部,2-5個戰鬥大隊和一個輜重大隊、一個炮兵大隊,戰鬥大隊涵括了4-6個中隊,每個中隊百人左右,其中包括一個擲彈兵中隊,通常指揮部還配屬一個直屬騎兵中隊。

不過盡管如此,因為營的規模有限,所以往往會臨時組成“*翼軍”或“*路軍”,然後根據任務目標的不同,調配兩至五個營以及軍令部直屬騎兵、炮兵等部隊,再派遣指揮官以及參謀官負責的。

這種指揮派遣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高級將領擁兵自重的可能——高級將領於軍令部或兵務衙門任職,戰時抽調將領與參謀人員配屬各營抽組成指揮部,指揮部隊作戰。戰役結束後,指揮部解散。從而避免了兵歸將有的可能。而韓武正是左路軍指揮,相比於右路軍編制有三個營再加上配置部隊近兩萬人,左路軍不過只有一個半營,加上配屬的騎兵、炮兵,才勉強不到萬人,真正主力中路軍——足足三萬人的規模,再加上左路軍,近四萬余人,至於右路軍,不過兩萬人罷了。

“哦,這倒不是。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我軍在遼東的第一個橋頭堡,當然是好事。我只是覺得既然清虜視遼東為老家,如此不加防禦未免也過太兒戲了吧?”

韓武道出了心中的疑惑時,又說道。

“若是說他們沒想到,倒也不可能,畢竟有閩王海路北伐南京和晉王海路取廣州的先例在那,他們又怎麽能想不到呢?”

“老韓,恐怕過去你也從未想到可以直接從海上進攻遼東吧。”

於樹傑微微一笑道。其實他本人在第一次接觸到“遮洋計劃”時也曾驚訝不已。甚至直到登陸的前一刻都在擔心有意外發生。但最後正如軍正司提供的情報所言一般——遼東清軍完全沒有絲毫防禦。遼東雖是滿清的老巢卻同樣也是滿清的軟肋,在這裏根本就是無兵駐守。

“是啊。當初剛接觸到這個計劃的時候,也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啊。可誰曾想,到了這才知道,遼東居然空虛如此。”

盡管吃驚,但是韓武卻也知道,這不過才只完成了一步,真正的考驗並不是登陸,而是隨後的戰鬥。

而對於身為右路軍指揮的於樹傑來說,一想到現在已經踏上了遼東,甚至在不久之後就能兵指盛京直搗黃龍。一種莫名的激動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五年復遼、五年復遼……”

言道這句話,他用一種略帶些許嘲諷的語氣說道。

“當年他袁崇煥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不過只是狂言妄語罷了,不過只是抓先帝復遼之心,今時我輩能復遼土,必可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復遼!

從遼東失陷之後,復遼便成為整個大明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的願望,但直到現在,直到忠義軍踏上遼東的土地之後,才第一次看到了希望。只不與人們想象的不同,現在的遼東根本沒有什麽清軍,按軍正司的情報,滿清所謂的“滿洲”不過只有清軍五千人駐於盛京,再就是所謂的“披甲人”三千左右,這三千披甲人千余人駐於寧古塔,千余分散駐於遼東以北各地。這麽大的地方,就這麽一點人看守,怎麽可能不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