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心思

編戶百萬戶!

方以智的要求並不高,一百萬戶,五百萬人!

這個數字看似很多,但是將這些一百萬戶分布到若大的東北之後,也不過就是滄海一粟。

畢竟包括遠東以至於東西伯利亞的外東北,其面積甚至超過現在大明疆域,畢竟此時新疆、青海、蒙古以及西藏等地,皆不在大明,同樣也不在滿清的治下。

而東北,確實太大了一些!

沒有人,所謂的東北拓殖、屯田都不過只是一個笑話,只有解決了人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東北邊地的問題,邊地之所以會是邊地,並不僅僅只是因為其位於“邊疆”更重要的是邊地的漢民少,邊地無民,只有少量兵卒駐守,在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幾乎連綿不絕的戰爭和沖突中,使歷代漢族中央政權均不勝其擾,在那些來去飄忽的草原騎兵面前,往往顯得處處被動,兵少則必敗,兵多則供應困難,無法久持。

在這種形勢下,歷代漢族中央政權遂采取了“屯墾戍邊”的對策,除了在邊境戰略要地駐紮軍隊,參加屯田外,更多的則是內地向邊境地帶移民,在武裝保衛下開墾耕種,以提供軍糧,加強邊防。

這種形式的人口遷移從秦、漢起一直沿用下來,正是秦代的移民實邊,將嶺南納為中國之地,也正是19世紀中後期,無數漢民的闖關東,使得東北得以在列強的蠶食中,成為中國的行省,並成為21世紀的中國糧倉。

“移民實邊”是從根本上解決邊患問題的唯一選擇,而“移民實邊”的目的,就是為了“變邊為內”只是這看似簡單的“移民實邊、變邊為內”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沒有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的人口又怎麽可能迅速增至1800萬。

只是那個時代的中國內地,是人多地少,“闖關東”是為了活命,現在,內地的形勢是什麽?

在滿清入關後的一路屠殺下,億萬百姓慘遭殺戮,在四川等殺戮嚴重的省份更是百裏無人煙,在這種人少地多的現實下,百姓又豈願意背井離鄉遠赴東北。

“人不是問題!”

看著地圖,想象著那片土地的遼闊,盡管現在還不清楚,到底應該如何讓百姓“自願”的移民邊地,但是朱明忠相信,只要他去做這件事,必然會有人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並不是什麽難題,總有辦法解決,隨後朱明忠沉聲說道。

“待到清虜的問題解決之後,到時候,本王自會向朝廷請命,禁止私墾,私墾者,流千裏,百姓想要土地,就讓他們去東北,去河套,去邊地,去那裏的開墾,非如此,不能平天下……”

禁止私墾、流徒千裏,不過只是一個辦法,將來肯定會有更好的選擇,隨後朱明忠的話聲略微一頓,又說道。

“不過,這是將來,至於眼下……

待右翼軍進入東北之後,就可以直接分田給他們了,你手下有了這兩萬右翼軍於東北屯田,想來,東北十年之內,必將不再為患……”

對於那些身在船艙之中的兵士來說,他們自然不知道,他們的命運就這麽不知不不覺的被決定了,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他們此時大都處於在對未知航程的緊張之中……

船在海浪中航行著,盡管船身非常堅固,多層的船板更是用厚達半尺櫟木或者台灣產的杉木、松木制成,但被海浪拍在船身上的時候,那聲響仍然讓艙內的士兵們無不是提心吊膽,生怕一個不小心,這船板就被浪滔打沉了。

趙功名躺在吊床上,這種水兵的吊床,現在也是他們的吊床,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睡到吊床上,因為船艙的面積有限,所以只有一半的人能睡在吊床上,大家輪流在這吊床上睡著,沒輪到的弟兄往往都會到甲板上,擠在狹窄的甲板上,在那裏呼吸著更為新鮮的空氣,畢竟這艙裏的氣味並不怎麽好聞。

可是趙功名卻怎麽也睡不著,他之所以睡不著,倒不是因為擔心著船會沉,對於自幼在淮河邊長大的他來說,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能遊對那條淮河岔子的對岸去,雖說這海看不到盡頭,但是在他看來,這麽多的船在海上航行,即使是船沉,會水的他也淹不死,只要淹不死,就會被其它的船救起來。

自然的也就沒有其它的擔心。

他現在之所以害怕,是擔心將來,畢竟,對於5歲開蒙的他來說,一直所期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夠像他的名字那樣,能夠金榜題名,可是誰又曾想到,一紙兵書卻把他征發至軍中,與這些村夫莽漢一同被征入軍中,這實在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即便是已經過去數月,但是趙功名仍然無法釋然,他仍然無法從聖人門生,從讀書人到“丘八”的轉變,盡管在這裏,人們總是會喊他秀才,可他知道,那些人言語中的輕蔑,因為他根本就不是秀才——他的秀才功名被革除了,因為他的秀才功名是滿清的,不承認滿清的功名,難道就滿清的功名就不是功名,就不是十年寒窗苦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