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王憂

殺鄭氏以謝天下!

幾乎是從鄭芝龍返回大明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一時間便是風起雲湧。一時間,這鄭芝龍的風頭,甚至蓋過了北伐,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事物,而對於如何對待南安伯鄭芝龍問題上,更是陷入了分裂之中。

是殺,還是不殺?

殺,按其罪該殺,非但該殺,即便是千萬萬剮,那也是理所當然。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何止不足以平民憤,更不能正法典!

畢竟,其所犯下的罪過,即便是百死也難贖。

但是,這個人能殺嗎?

所有人都知道,想殺鄭芝龍沒有那麽容易,畢竟,他是鄭成功的父親,畢竟他是閩王的父親。

盡管此時閩王並在南都,可是南都作為閩王的大本營,鄭芝龍平安歸來的消息,依然在這裏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幾乎所有人都在那裏討論著此事,不過人們大抵上都是在私下裏討論此事,畢竟,作為閩王府的官員,妄議尊者,本就是為人臣者的大忌。他們是不會去討論,但是並不意味著別人不去討論,幾乎每天,報紙上都會刊載這些文章,盡管那些文章中,對鄭芝龍或是喊殺、或是喊赦,但卻沒有任何人想到禁止報紙上刊載這些文章。畢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他們都懂得,對於這些秉持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官員來說,更不可能做出防民之口的行為,也正因如此,這南都的氣氛似乎一天比一天更加的詭異起來。

而在這日益詭異的氣氛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世子府——鄭成功征閩時,留下長子鄭經監守南都。作為閩王世子的他,自鄭成功出征之後,一直負責著閩王府內大小事物。

身為南都監守的鄭經,自然也感受到了此時南都的詭異的氣氛。

“這些個人,當真是吃飽了撐的,我們鄭家的事情,那裏輪得著他們指手劃腳,況且皇上都沒有說什麽,他們倒好,一個個的,在那裏全都一副公忠休國的模樣,這個誰……”

指著報紙上的名字,鄭經的眉頭緊鎖道。

“這個人當初就沒剃過頭,降過清嗎?祖父不過只是一時間糊塗,辦下了糊塗事,他們到好,一個個的都扯著不放,就好像他們一個個都是大明忠臣義士似的……”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鄭經的唇角一揚,對於那些人,他完全是一副瞧不起的態度,甚至在他看來,若不是鄭家,估計他們現在還在當著“東虜奴”。

“他們也不想想,沒有鄭家,他們又怎麽可能像現在這樣妄議國事,當初在滿清治下的時候,一個個的不全都是萬馬齊喑的模樣,又豈曾仗義國事?”

“世子,也就是大王寬容,若是換成滿清,諒他們也不敢!”

身為鄭經的侍衛馮錫範,一直深得鄭經的信任,他自然知道應該說些什麽,每每總能說到鄭經的心裏。

不過他當然也知道鄭經的脾氣,與閩王重武將而輕文臣不同,鄭經雖說瞧不起那些降清的文人,但是卻對文臣任用卻極為大膽,在其監守南都以來,憑著監守之權在江南與浙江實行“與民生息”政策,興修水利,推行民墾,重辦社學、鼓勵通商。在其治理之下,現在江南、浙江兩地全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模樣。

當然,這並不僅僅只是鄭經一個人的功勞,這同樣也是一眾文臣的努力,而對於文臣的信任和使用,促成了這一切。也正因如此,馮錫範心知世子對文臣的看重,自然知道不能一棍打死所有人。

“不過,說三道四的也就是一群試圖籍此揚免的無恥之徒,但凡心存國家者又豈會插手此事?畢竟,天下人皆知這件事,最終,恐怕還是要看皇上的態度!”

馮錫範之所有會提到皇上,是因為他很清楚,在鄭芝龍的生與死的問題上,誰說的都不算——皇上的態度最重要!

“皇上……”

眉頭微微一揚,鄭經說道。

“有我的那個好姑丈在,恐怕皇上最後也不會說什麽!”

提及“好姑丈”的時候,他的語氣中帶著嘲諷的味道,畢竟,一直以來,在鄭經的眼中,朱明忠都是沽名釣譽之徒,甚至都配不上他的姑姑,那怕是現在其身為淮王之尊,提及他時,語氣中也全是輕視之意。

“不會說什麽並不重要,關鍵是皇上會是什麽態度!”

馮錫範看著世子,繼續說道:

“伯爺畢竟是大王之父,大王為國立下奇功如此,若是不能保全伯爺之命,大王焉能為人子……”

嘴上這麽說著的時候,馮錫範的心底卻有著另一個念頭——如果皇上下旨殺鄭芝龍,到時候大王會如何應對?

若是遵旨的話,以大王的脾氣,會不會氣極而……死!

死……如果大王死了,那麽自然是眼前世子繼承閩王之位,而身為閩王近臣的他,又何愁不能執掌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