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何為信

一場大雪,突然降臨在山西大地,在狂風大雪,親領著中軍的李子淵進入了作為太原門戶的陽曲縣,直接住進了縣衙之中。

雖說太原城中的事情,早在進入陽曲之前就已經不斷地得到飛騎稟報,但是在抵達陽曲之後,李子淵仍然先向孫興平問道:

“現在城中秩序如何?有搶劫、殺人、奸擄的事情嗎?”

大帥的發問,讓孫興平連忙回答道。

“大帥盡管放心,陽曲獻城之後,我軍入城立即派兵加以巡邏,軍法如山,自然無人敢於違抗,現在城中秩序很好。”

聽著他的回答,李子淵才點頭說道。

“嗯,這件事你辦的好,咱們不是清虜,是仁義之師,將來這山西、河南和湖廣一樣,都是咱們的根本,有了這個根本,咱們弟兄才有將來的富貴!”

作為當年後勁營中的老弟兄,孫興平自然知道李子淵口中的富貴是什麽,於是連忙嘿笑著點頭說道。

“這道理,我自然懂得,過去咱們破城的時候,頂多也就是尋思著能不能尋個女子,現在,都是這樣的身份,又豈還會幹那樣的下做事,縱是想,那些人還不是巴巴的把女兒侄女什麽的送上門來,那裏還需用強。這約束部下也是自然,況且這陽曲是自己降的,若是有誰敢亂了軍紀,軍法隊的鬼頭刀可不饒人。”

“你明白就好。”

李子淵點點頭,然後又說道。

“這山西不同於其它地方,眼下太原指日可下,一但下了太原,下一步,就是兵逼直指京城了,到時候,一但奪下京城,這北伐即可成功,咱們可萬萬不能因小失大,畢竟,接下來的軍需糧草可全要仰仗山西供給。”

隨後李子淵又和孫興平說了一番,在其離開之後,他才轉頭對許雲程問道。

“太原的事,有沒有消息?”

他口中的太原的事,指的是太原獻城的事情,他之所以命令孫興平不要攻城,正是想要不戰而克,雖說他的麾下現有二十萬大軍,可這二十萬大軍之中,真正稱得上精銳的不過只有他的中軍,至於其它十幾萬人,大抵上都是去年和今年征發的新兵,而且還有三萬在河南以及山西納降的降卒。不到萬不得已,他絕不願意攻城,現在他甚至已經可以理解當年為何鄭成功與南京不願攻城了,是不願意承受損失,因為接下來需要面對更為強大的敵人。

“元帥盡管放心!”

許雲程自負的回答道。

“這太原城必降。以下官愚見,這太原之事雖然要緊,但軍需更為要緊,尤其是現在大雪已下,想來黃河冰封亦為之不遠,所以,這糧草之事自然不能再依賴江北的供給了,還應該在太原及附近州、縣火速征集糧食,以備將來北伐時帶往京師,方為萬全之策。”

李子淵為什麽能夠不為糧草擔心,那是因為他從江北得到百萬石糧食,其中既有江北供給的,也有他用現銀購買的,江北的船只直接將糧食經黃河運到洛陽,然後再由洛陽經陸路運往山西。正像許雲程說的那樣,這天一冷,黃河一結冰,江北的糧食自然也就不可能再運上來了。

“況且,這糧草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啊!總指往別人,可是靠不住的!萬一要是他們將來把糧路一斷,到時候,大軍的糧草可就堪憂了。”

沉默不語的李子淵,聽著許雲程的話,仿佛就像在心頭澆了一瓢冷水,他自然知道,江北的糧食不是長久之計,可也知道,這山西可不是什麽產量的地方。

“厚滌所慮甚是,只是這山西素來不是什麽產糧之地,萬不能大量征發糧食。”

但是他在說完這番話後,又輕輕地對許雲程說了一句:

“這件事,明日再商議吧,眼下還是太原要緊。”

這時,趙繼權匆匆進來,遞上一封城內送來的信。李子淵一看,是太原士紳為白如梅、楊震威兩人求情的,而這信中也道出了他們之所以至今不納降,不是因為不願降,而不敢降。

“好一個不敢降!”

李子淵冷笑著將這份從城中送出來的信交給大家傳閱,然後問道:

“你們各位有何主張?”

“還能有什麽主張,這獻城納降,既往不咎是大帥您當日北伐時的交待,既然他楊震威願意降,那便受了他的降便是了。”

“就是,況且楊震威麾下可是有三萬人馬,若是他願意降,這山西的綠營兵,自然也就會不戰而降,這山西綠營十余年來與太行山間與義軍撕殺,可謂是個個皆是百戰老卒,如果能納我軍中,自然是如虎添翼啊!”

無論是孫興平或者趙繼權以及其它人都認為,目前這納降的方略已定,就不能輕易改變。況且楊震威麾下確實有數萬精兵,只要能夠將其招降,那自然還是盡量招降,從而將其納為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