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延平怒

永歷十五年的春天,對於大明來說,似乎是一個好的開始,征兆著吉祥,征兆著順利,征兆著……總之,相比於去年,此時的大江南北對於大明中興,已經不再有絲毫懷疑了。

人們之所以會如此自信,原因再簡單不過,打從前年延平王收復江南省,先是達素的十萬平南大軍被江北的朱明忠阻於江北,非但達素本人身死宿遷,十萬清軍更是十不還一,隨後江西克復、浙江克復,可以說是曾經為虜所占的半壁江山又一次重歸大明。而到了去年,明軍克湖廣,取福建,可謂是所向披靡,反而曾看似勢不可擋的清軍,這會卻是日薄西山,眼瞧著一天不如一天了。

如此大好局面,誰又會懷疑大明不是中興在既?自然的,到了這個春天,人們相信,永歷十五年的局勢只會更有利於大明,而在這南京,不知多少大明官員在那裏信誓旦旦的宣稱“今歲洪賊必定身死”、“洪賊身死之時,就是大明中興之日”。

對於這些言語,沒有任何人會懷疑,畢竟世人皆知,洪承疇支撐著滿清的半壁江山,一旦洪承疇身死就意味著長沙、廣東、貴州以及雲南等地皆將為之光復,到那時,大明又豈不中興?

也就是在這時局越發明朗的時候,一個如驚雷般的消息在南京傳來了——朝廷還國了!

這個消息不知是從什麽地方傳出來的,是江北,還是南京的王府之中,甚至就連消息的直假,人們也是不曾知曉。

可盡管如此,這難分真假的消息,依然似春雷般在江南大地回響著。對於那些士紳來說,在聽說“朝廷還朝”的時候,無不是高呼著“高皇帝保佑”,在他們看來,這正是大明中興的又一征兆。

朝廷還國!

對於已經失去朝廷音信多年的江南士紳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好消息,是讓士民軍心大振的好事。

可是這於外界難辯真假的消息,於延平王府內卻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時值我艦隊分師駛抵暹羅後,於暹羅得遇前錦衣衛千戶劉得賢,與其口中聞知,緬人於今上避入緬甸後,非但禁我大明之君與朝中諸臣,更殘殺我大明官軍千余人,為聖上安危計,艦隊提督當機立斷駛離南天門往緬甸救援今上,以迎回朝廷,令我大明君臣不至於陷緬人之手,重蹈英宗之復轍……”

面對延平王,朱大鹹的神情平靜,言語也是不卑不亢,今天他來南京是代淮王向延平王告知朝廷已經還國。當然,在他的話中主動的派遣艦隊迎駕,完全變成了“巧合”,這也是江北諸人商量的結果。

盡管誰都知道,這所謂的“巧合”,不過只是托辭罷了,但卻最大限度的維護了鄭成功的面子。

“好一個巧合啊!”

立於父親身邊的鄭經,立即冷哼道。

“我鄭家的船只每年不知往返多少次南洋,亦不見有如此巧合,倒是你江北水師,不過只是初至南洋,便能於暹羅巧遇前錦衣衛千戶,可真夠巧的!”

即便是站在父親的身邊,鄭經也能感受到父親壓抑著的怒火,他甚至有夠看到父親的雙手緊握著椅子的扶頭虎頭,大有一副要把那紅木扭碎的意思。

“你當真以為我等皆是三歲孩童嗎?”

“這是一個奇跡!”

面對鄭經的詢問和鄭成功那撲面而來的怒火,朱大鹹的的眼簾一垂。

“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拳頭猛然一握,鄭成功怒視著朱大鹹,那胡須亦隨著他的呼吸而顫動著,好一會他才說道。

“好,好!好得很啊!”

在說出這句話後,鄭成功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一時間,這屋中所有人都看著他,看著他在那裏放聲大笑,片刻後,笑聲收起,已經站起身來的鄭成功對眾人說道。

“成仁麾下能夠斷然行事,發兵營救今上與朝廷,救朝廷於水火,可謂是立奇功於我大明,令我大明朝廷轉危為安,如此好事,我等身為大明臣子,焉能不為之歡欣鼓舞?而今上還朝更是十數載未聞的大好事啊!只是本王不知今上何時還朝?”

盯著朱大鹹,鄭成功繼續問道。

“煩請朱參議告知本王,今上何時還朝!”

“正是,今上何時還朝!”

王忠孝等人亦齊聲於一旁問道,所有人的視線都盯著朱大鹹,等待著他的回答。

何時還朝,這四個字瞧著與“今上還國”沒有什麽區別,但誰都知道,這“還朝”與“還國”兩者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還朝”自然是“返還國都”的意思,至於後者則是“自異域返回大明”的意思,現在在京師為清虜占據的情況下,那“今上還朝”能還什麽地方?自然也就只有返回南京,畢竟南京是大明的南都,皇上與朝廷返回南都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至於後者卻就不一樣了,只要是皇上和朝廷在大明的地界裏,無論是在什麽地方都是“還國”,那怕皇上和朝廷在清河,那是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