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過去像索尼這樣的滿臣,總是好說漢臣奸詐狡猾,總是說他們只知黨爭,不知朝廷和江山社稷,但是現在,索尼自己同樣也是這樣的人。

其實又何止是索尼一個人。蘇克薩哈同樣也是如此,在官場上,大家總需要去適應官場上的規則。

也正是因為去適應了這個規則,所以也就有了現在這樣,為了反對而反對。即便是被皇上一番訓斥之後,索尼仍然是試圖在蘇克薩哈的言語之中找到他的不足之處。

當然,他不會再像先前那樣直接出言反對,兒子是靜下心來聽著蘇克薩哈的言語。

“皇上,鞏成琪那裏的賬冊,他當初之所以不守黃州,一來是因為黃州無兵可用,二來就是為了把這帳冊帶回來,那賬冊中詳細記著各縣每日所收厘金,這黃州有沿江之利,收益自然不能與其它地方相比,若是換成其它陸上關口,想來收入只會更多。”

一邊為鞏成琪開脫,蘇克薩哈一邊詳細解釋著厘金征收優點,其實,這些都是他從鞏成琪那裏聽說的,那日在聽鞏成琪說到厘金的種種優點之後,他可是驚訝的整整一夜未曾入睡,腦海中所思所想的都是厘金,以至於用了一夜的時間,寫了一份奏折。

當時他甚至都已經打定了注意,第二天朝會的時候,把奏折呈上去,然後在朝會上與眾臣討論,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那麽做,甚至他還把鞏成琪留在家中,已省得他的這個法子為其它人探得。

而蘇克薩哈之所以一直等到現在,就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而現在這正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他正好可以借著皇上心情大好的時候,把這個法子獻上去,從而討好皇上。

至於索尼?

想到其行先前的惺惺作態,蘇克薩哈就在心底冷笑一聲,現在正是他打擊政敵的時候,眼下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了。

“……所以,這厘金之法,最好的優點就是其無捐於民,有益於餉,並可經久而便民者,則莫如商賈捐厘一法。”

在蘇克薩哈說話的時候,索尼的神情越來的嚴肅起來,而他只是看著奏折,看著奏折上的一字一句。試圖從奏折之中找出它的不足,然後再加以反對。

“……勸諭米行捐厘助怕。每米一石捐錢五十文,計升僅捐半文,於民生毫無關礙,而聚之則多……既不擾民,又不累商。數月以來,商民相安,如同無事。古人雲,逐末者多,則度以抑之。捐厘之法,亦即古人征末之微意。而變通行之,入少則捐少,入多則捐多,均視其賈賣所入為斷,絕不強民以所難。況名為行鋪捐厘,其實仍出自買客,斷不因一二文之細,爭價值之低昂,征於無形而民不覺者也。奴才因此法商民兩便,且細水長流,源遠不竭,於軍需實有稗益,是以現在復將此法推之全國……大約每百分僅捐一分,甚有不及一分者,令各州縣會同委員斟酌妥議,票明出示起捐,其小鋪戶及手藝人等概行免捐,以示體恤……各地督撫各就防堵地方,分委廉明公正之員,會同各該府州縣,於城市鎮集之各大行鋪戶照臣所擬捐厘章程,一律勸辦,以於南北軍需可期大有接濟。俊軍務告竣,再行停止……”

盡管並不願意看到蘇克薩哈的得意,甚至想要雞蛋裏挑骨頭的,從中挑出一些毛病來。但是看著奏折中的這些內容,索尼仍然不得不承認,這征收“厘金”確實是一個再好不過的選擇,相比於增加田賦會導致百姓反彈,甚至逼民謀反,這“勸捐商賈”的“厘金”,非但不會激起民亂,甚至還可以打著“抑末”的名義,畢竟,從古至“抑末”都是古之“良法”。

而且相比於天下的百姓來說。商人總是很少,而且,千百年來,那些商人的名聲一直不佳。那些奸商又豈能煽動的了尋常百姓去維護他們的利益?

這確實是個好法子!

可為何偏偏是你蘇克薩哈提出來的?在心裏這麽想著的時候,索尼又委婉的說道。

“捐厘之法,亦即古人征末之微意。既可抑末而令民歸其本,又可補充軍需,確實是今時良法,不過,這賬冊可以造假,所以以奴才看來,這‘厘金’一事可謂是滋關體大,還需謹慎從事。”

索尼看似善意的“提醒”,聽在蘇克薩哈耳中,自然聽到其語氣中的不甘以及那言語中的無奈,於是便頗為得意的說道。

“索大人所言甚是,這件事確實需要謹慎從事,所以奴才這幾日一直與鞏成琪反復研究此法,以奴才看來,既然其曾在黃州辦成此事,不妨命其於一地重辦此事,一來,可以觀其效果,至於這二嘛,亦可以吸取經驗,若有不足,可急時調整。”

蘇克薩哈之所以會舉推薦鞏成琪,並不是對其有多麽欣賞,而是因為其把這個法子獻給他,所以必須給予對方一定的回報,只有如此,才會有更多的人投靠他,對靳文博同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