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

國王被明軍俘虜!

在這個消息傳到莽白的耳中時,領著六萬以緬人以及各土司土兵,號稱統帥十萬大軍的他剛剛抵達興實達,即將進入緬甸最為富庶的河口地區,因為得知上萬明軍於水路集結,而陸路又有上萬明軍以及數萬的土兵齊聚,正在等待著他的南下,鑒於這一情況,莽白便命令大軍停留在興實達,以便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成熟時再南下。

可是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想到,在他還沒想通該如何抵擋明軍進攻,進而收復河口地區的時候,那邊阿瓦舉城被明軍焚毀以及國國王被明軍俘虜的消息就傳了過來。

怎麽會這樣?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莽白雖不至於覺得驚恐,但卻仍然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以至於讓他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此事,不過既便如此,他仍然知道眼下應該做什麽。

“立即封鎖消息,千萬不要讓這個消息泄露出去!”

與優柔寡斷的王兄不同,莽白的行事素來極為果斷,他在第一時間便意識到這一消息外泄可能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盡管從他的先祖那時起,就一直羨慕中國那個大一統的國家,面對著其治下的一個個頭領,就曾試圖把緬甸變成一個整體,變成一個與中國類似的國家,可是即便是他一直在努力著,並千方百計的仿效中國,但事實上即便是直到現在緬甸從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雖說早在四百年前緬甸就處於蒲甘王朝統治,但是其疆域極為有限,從蒙元開始設立緬甸土司,首邑設於阿瓦城,那時的緬甸域內有多個宣慰司,明朝之後,緬甸境內的部族仍是分裂狀態,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號,為明朝的“土司”。除設置了緬甸宣慰司外,還設置了許多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禦夷府。

一百多年前,莽瑞體稱王,於緬甸自立政權,隨著其勢力擴大,開始與明朝為敵,而明朝無力南顧的情況下,放松對西南地區諸土司的管理,沒有采取切實措施維護五宣慰司的管控,任其疏離和脫離明朝。緬甸才得已其借鑒明朝的金字紅牌制度,采取拉攏周圍的土司頭領的做法,派出使者,伸出援手,為這些弱小的外邊政區土司排憂解難,導致弱小的外邊政區在得不到明朝支持的情況下,紛紛倒向緬甸。如此,才有了現在的緬甸,而緬甸正是靠著錦囊象函,書貝葉緬文。儼然成為這些地區的君王,征調部落土兵,南征北戰,才成就了現在的緬甸。但這個緬甸完全是建立的虛弱的土司制度上,而這些土司盡管認同緬王,但是內部卻保持著獨立,甚至於那些土司對於緬王的認同,遠比不上明朝,甚至就是緬甸自己往往也會以宣慰司自居,那些土司自然同樣也是持守兩端,在緬甸與大明之間搖擺。

過去那些土司持守兩端,於緬甸與大明之間搖擺,是因為數百年來,那些土司早就習慣了臣服於大明,而不是緬甸,現在對於緬甸的臣服,不過僅僅只是因為大明在百年前的收縮,可即便如此,那些土司對於大明的敬畏也是發自於骨子裏的,就像他們對沐家的敬畏一樣,即便是沐家已經淪落到這步田地,他們仍然對其極為敬畏。也正因如此,去年在身為緬王的莽達才會讓沐王穿緬衣赤足參見,為的就是打擊沐家以及大明在緬甸諸土司的威望。

盡管莽達的目的達到了,沐家的威望受到了打擊,但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現在,隨著阿瓦城的陷落、王國的被俘,那些土司一但得知這個消息,就會明白,這是大明對緬甸“大不敬”的懲罰。即便不立即倒向大明,恐怕也會保持中立,沒有了土司的支持,緬人又怎麽可能對抗大明?就是現在軍中的那些土兵也有可能離開此地。

正因為了解地方土司持守兩端的秉性,所以作為一軍統帥的莽白才會立即命人封鎖消息。可是盡管如此,消息仍然很快傳開了,正像莽白所料想的那樣,許多土司在得知國王被明軍俘虜、國都被焚之後,無不是立即帶著本族兵丁逃離軍營,逃回各自的土司所,不過只是短短半天的功夫,曾經浩浩蕩蕩,號稱十萬的大軍,只剩下不過一萬多人,這些人都是緬兵,可即便是如此,莽白仍然能夠感受軍營中的動蕩。畢竟,即便是緬兵之中,也是來自各個部族。其它各族土司的異動,同樣會影響到緬人各個部族,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本族的利益,他們絕不會為了莽家的天下犧牲本族的利益。

“王子,那些丹老人現在也有所異動,小人擔心那些丹老人會離開營中,王子不妨把巴莫請過來,然後……”

賀丹比劃了一個殺頭的手勢,與撣人、孟人一樣,緬人同樣也是一個部族聯盟,丹老是緬人的一大部族,與土司一樣接受緬王的寶帶、緬鐸,並奉召向國王提供兵員,只不過他們因為同是緬人的關系,所以在這個聯盟之中的地位更高一些,占據著緬甸最為富饒的土地,當然,作為回報,他們需要派出軍隊共同維系緬人的利益。但是現在隨著阿瓦被焚毀、國王被俘虜,一切都改變了,各部族肯定會首先考慮自身的利益。而巴莫則是那些丹老土兵的將軍,他現在還沒動,肯定是因為還在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