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通海裕國

以江北貧瘠又豈能養二十余萬大軍?

別說是朱明忠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鄭成功同樣也面對類似的問題——軍隊的規模往往受制於財力。

而為了擴充軍隊,無論是鄭成功也好,張煌言也罷,往往都會強掠男丁入營充作兵丁。至於這些人每月所得的軍餉極為有限,甚至就連口糧也是最差的,只有那些精兵才會有軍餉,且每日三餐管飽。他們在戰場上,大抵也就是充當個數目,而在平時,兵丁逃亡更是時有發生。

對於軍中的情況,鄭成功自然知道,可是他沒有辦法,就像朱明忠說的那樣——銀子!

固然他鄭成功願意養三十萬精兵,可是銀子從那裏來?

即便是現在,他麾下的數十萬大軍中,不過只有精兵十五萬!

難不成,朱明忠有什麽新的法子。想到這,鄭成功便做出一副傾聽狀。

“成仁,你繼續說。”

“……所以,兵力受困於財力,若是繼續推行‘厚餉養兵’,雖然可以解決眼前的問題,但總歸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末將便想到我中國古時又何曾有過軍餉?”

古時又何曾有過軍餉?

朱明忠的反問讓鄭成功一愣,同樣熟讀史書的他,又豈不知道,古代時非但沒有軍餉,而且就連糧草也自備。

“就說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以區區六百萬人口,可出兵百萬,其兵卒無餉。至唐朝,府兵百萬,府兵非但無餉,亦需自備糧草兵器,而至唐末,藩鎮林立之時,募兵方才大行其道,後於宋時便大行其道,自此國家財力大抵皆用於養兵,至我朝,以軍戶為兵,才不至耗費國家財力……”

聽著朱明忠在那裏講述著的古代兵制,鄭成功同樣也陷入思索之中,在朱明忠提及軍戶時,他的眉頭只是略微一皺,隨後說道。

“軍戶之弊無須多言,成仁,說說你意於江北推行的這‘保甲制’又為何法?”

這才是鄭成功感興趣的地方,無論是這是“保甲制”有沒有用,對於鄭成功來說,他都不介意聽上一聽。

“回兄長,這‘保甲制’所建的是基礎,只有通過‘保甲’才能夠編戶齊民,如此才能夠推行兵役!”

“兵役?”

詫異的看著朱明忠,鄭成功反問道。

“何為兵役?”

這還是鄭成功第一次聽說“兵役”這兩個字詞,言語間難免帶著好奇。

“既然百姓有均徭、裏甲和雜泛等徭役,自然也可以有兵役!”

迎著鄭成功的目光,朱明忠繼續解釋道。

“所謂兵役者,就是令百姓充兵服役,此役既為兵役!”

這次鄭成功並沒有打斷朱明忠的話,而是示意他說下去。

“所以,為了能夠令百姓服兵役,非便先推行‘保甲’,以‘保甲’編戶,再以‘保甲’為基礎,按‘保甲’征兵,每甲十戶,征一兵,每兵服役三年後,可退役,當然,戰時可延長服役期……”

聽著朱明忠的解釋,鄭成功的反倒是覺得有這樣的征兵,與強征並沒有什麽區別,於是便問道。

“若是百姓不願征兵,又該如何?”

“甲內十戶連座,被抽中者,不願從軍,非但甲內十戶稅役加倍,被抽中服兵役者本人也需要服至少三年以上苦役!若有從軍逃亡者,也是相同處理,若是戰場上逃亡,非但稅役加倍,其家人也會被打入賤籍……”

原本不以為然的鄭成功,聽朱明忠這麽一說,整個人先是一愣,隨即意識到朱明忠這一辦法與軍中目前強征兵丁的不同之處,他整個人甚至顯露出一副興趣十足的模樣。

“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上馬為兵,下馬為農,若能如此,又何愁兵員不足?”

在朱明忠的話聲落下時,鄭成功立即深以為然的說道。

“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壯男之軍,使盛食、厲兵,陳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陳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及耕格阱;發梁撤屋,給從從之,不洽而赺之,使客無得以助攻備。老弱之軍,使牧牛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獲其壯男女之食。而慎使三軍無相過。壯男過壯女之軍,則男貴女,而奸民有從謀,而國亡;喜與,其恐有蚤聞,勇民不戰。壯男壯女過老弱之軍,則老使壯悲,弱使強憐;悲憐在心則使勇民更慮,而怯民不戰。故曰:慎使三軍無相過。此盛力之道。”

引用著《商君書·兵令》中的“三軍”,鄭成功深以為然的說道。

“秦時能推行耕戰之道,全賴法令嚴苛,令軍中無人敢逃,令軍卒在戰場上,無不是奮勇當先,無人敢退,而成仁意以江北推行保甲,定也是為了行以嚴法,以連座之法,迫使征發兵卒無人敢逃,連座嚴苛,一卒逃亡,十戶誅連,如此嚴法之下,軍中將再無逃卒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