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改良

飛剪船!

想著於清河船廠見過的鳥船的船型,這會看著張迪改進後的鳥船,朱明忠倒是感覺它的船形與飛剪船有些相似,當然只是某些方面的形似,甚至比不上那些沒有空心船首的亞飛剪船。

可即便是如此,張迪的建議仍然開拓了朱明忠的視野。讓他看到另一種可能,也許可以把飛剪船與鳥船結合在一起。也許可以發展出中國式的飛剪船。

盡管知道這種可能性並不高,尤其是中式的硬帆因其重量制約了風帆面積,所以如果想要提高航速,就非得用西式軟帆不可,但並不妨礙朱明忠同張迪商討著一些船只的細節。

“盡量加大帆的面積,這樣可以加快它的航速……”

除非了可以提高在浪中的航向穩定性的空心船首之外,飛剪船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其帆面積很大,一般使用3-4桅全裝備帆裝,往往用高桅,其高度達船長之3/4,在頂桅帆上還掛有月亮帆和支索帆,有時在船之兩側還有外伸帆桁,稱翼帆杠,可掛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橫向外伸面積。

一一回憶著飛剪船的一些特點,朱明忠更是不時同張迪探討著如何進一步修改鳥船的船型,慢慢的其船形雖然在朝著飛剪船靠近,但是仍然保持著一些鳥船固有的特點。

看著經略繪制的草圖,見其船板結構有些像軍艦。張迪問道,

“經略,這船板內一層,外三層,會不會太過復雜、繁鎖,畢竟,船板太厚料貴,而這多重船板又會增加工費不說,還會拖延工期。這樣豈不就增加了船價?”

船價。

這是制造商船必須要考慮重要因素,畢竟對於船廠來說,他們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造船的成本。

“船價增加一些沒問題,一艘建造良好的商船,如果維護得法,至少可以使用幾十年,相比之下咱們的船壽命卻不過只有十幾年,甚至更低……”

中國帆船的使用壽命問題,一直被人們所忽視,究其原因究竟是因為其只有單層船板,還是維護少或者說建造時使用了濕木,這都不曾可知,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鄭氏海軍,在鄭成功復台時,其還有多達五十余艘裝備有二十門至三十門炮的大鳥船,但是在隨後的十幾年間,因為船身腐朽等問題,導致其在澎湖海戰前,大鳥船數量遠遜於清軍的70艘,而且那些鳥船大都是復台後新造,舊有的鳥船早已報廢、損毀。而清軍的水師船只壽命也同樣極為短暫。無論原因如何,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采用多層船板的西式船身壽命,理論上壽命更長。

“一艘鳥船八百兩,新船……嗯,1600兩左右應該能造的出來,再加上8-10門火炮,也就是五千兩上下,確實貴了點。”

沉思片刻,想到後世對造船的鼓勵與支持,朱明忠笑道。

“不過沒關系,咱們可以提供貸款嘛,在咱們這裏買船的話,可以從軍餉局拿總價三成的貸款。”

用貸款造船,在後世無疑是一種普遍的方式,但它有一個前提,就是航海不再是危險四伏的險途。盡管現在航海的風險仍然很大,但對於只需要沿岸航行的南北航線中國船商來說,風險相對較小一些,這個風險是軍餉局可以承受的。

“貸款?軍餉局?”

疑惑的看著經略,張迪詫異道。

“那萬一要是船沉了或者讓海盜劫了怎麽辦?”

“上保險,還可以建一家保險公司,專門從事海上航運的保險工作,這放洋出海歷來不是都有出十歸一的說法嘛,當然這有些誇張,但可以肯定的是,銀行和保險應該還有一定的利潤!”

對於金融,朱明忠同樣也是一個外行,他只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如何操作,同樣張迪也是一個外行,甚至相比於商船沉沒、失蹤,真正的問題在於,怎麽把這些武裝商船掌握在手中,而不是變成了其它人的船。

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通過東洋公司——那家專門從事對日本貿易商會加以解決,畢竟經略使衙署是東洋公司最大的股東,只有通過這種半官方的企業,才能夠真正掌握那些商船。並且能夠在戰爭時將其征召。

“……當然,除了這種商船之外,我們還可以建造另一種鳥船,當然比傳統的鳥船更堅固,但相對廉價,成本控制在千兩左右,這種船可以采用縱帆,縱帆所需要的人力很少。”

早在16世紀或17世紀,荷蘭即出現了雙桅縱帆船,從史司那裏,朱明忠曾看到過雙桅縱帆船的圖樣,所以才會提及這種船帆。

“船員少,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再加上鳥船的速度,本身就快於普通商船,速度上的優勢,可以讓他在貿易中占據領先優勢,再加上其相對低的成本,可以讓其成為商船的主力。從而以其構成一只大規模的商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