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煌言

當鄭成功於白土山(幕府山)上作下暫緩攻城的決定時,前往蕪湖一帶,阻擋清軍援軍,招撫蕪湖一帶諸縣州的張煌言,此時同樣也是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自過南京之後,往蕪湖的進攻訴路上,他“部勒諸軍”,將義軍兵分四路,分道攻城略地,且在沿途“移檄諸郡縣”,張貼文告。許多故明降清的舊官吏,見到文告,紛紛倒戈,使義軍很快便收復了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城池近三十座。義軍紀律嚴明,所過之處,對民眾百姓“秋毫無犯”。致使出現“父老爭出持牛酒犒師,扶杖炷香,望見衣冠,涕淚交下,以為十五年來所未見”的空前盛況。

所有的一切同樣鼓勵著張煌言和他麾下的萬余兵士,這日張煌言一行人來到池州府儒學,按著慣例他先是在孔廟行禮,再轉至明倫堂前,此時在明倫堂前,池州城內的男女老少紛至,他們無不是重新穿上了漢家的衣裳,更主動剃下辮子,他們之所以聚集於,皆是想要目睹這位文采武略兼備的兵部侍郎大人。

“父老鄉親們辛苦了!”

張煌言才說第一句話,圍觀民眾便報以熱烈的掌聲。相比於滿清官吏的如狼似虎,他的動作舉指在第一時間,便贏得了周圍民眾的民心。

“就在老夫來到此地的同時,又傳來好消息,寧國府棄暗投明,重新歸順我大明的旗幟。老夫相信不久之後,延平鄭王爺就會光復南京。”

此時的張煌言整個人都顯得很是興奮,在他的話聲落下時,周圍的士紳民眾更是紛紛叫好。

“各位鄉親父老皆知,我等北伐之師實為漢家正義之師,絕不會如那清虜一般擄掠清算。本官於此告知諸位鄉親,百姓的生計一切照常,作買賣的、種莊稼的,照樣作你們的營生;當然更歡迎大家夥主動加入抗清義師,讓我們一同努力,進取九江,光復我大明江山,恢復我漢家衣冠!”

他的話聲剛落,立即贏得了民眾再一次鼓掌歡呼。

對民眾談話之後,張煌言再與仕紳晤談,主要在明了地方官的情況,施政是否稱職,是否體恤百姓者,然後決定其續予留任;對於那些專恃滿清,四處鎮壓者,則予汰換。當然,更重要的是接見遺老和義士,多方聽取他們的建言。從六月中旬北上以來,他可以說是食不甘味,席不暇暖,來往於長江沿線,以國家大義的先聲為號召,以秋毫無犯的軍紀作保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被動投降,或是主動來歸的南直隸所屬地方,共計有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個府;廣德、無為、和州等三個州以及其他二十四個縣,使相鄰的浙江、江西許多地區現在都在觀望,張煌言本人這位大明兵部侍郎的於地方士紳之中的號召力,甚至遠遠勝過於瓜鎮大捷。

面對這一個個好消息的傳來,張煌言本人更是在與遺老義士相聚之後詩興大發的他更是揮性作了一首七律。

“幹將一試已芒寒,赤縣神州次第安。

建業山川吳帝闕,皖城戈甲魏軍壇。

東來玉帛空胡虜,北望銅符盡漢官。

猶憶高皇初定鼎,和陽草昧正艱難。”

這首七律是他在那裏提醒著自己,不可因為眼前的勝利而有絲毫松懈,南京還未攻克,猶不及太祖朱元璋定鼎稱王,所謂“和陽草昧正艱難”,正是體認開創之初的艱難,因而他與部屬研商接續的部署。

“大人,我們應再擴大抗清的局面,才能拱衛南京。”

其麾下的都督同知羅蘊章立即從其詩中讀出了張煌言的心意,於是便在一旁建議道。

“對!老夫的想法是,一面要向上遊挺進,一面要鎮守池州,以防生變。”

肯定羅蘊章意見的同時,張煌言並提出自己的看法。相比於鄭成功,張煌言更擅於聽取部下的意見。

“啟稟大人,羅綸年輕識淺,心裏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得當?”

“子木有何良計,盡管直言。”

“標下以為江南自以江南、浙江兩省為骨幹,浙江為進入贛、閩的孔道,若能控制浙西,除可與浙北山寨義軍結盟外,還可與鄭王爺的水師相呼應,因此廣德、新安,應為我軍下一個目標。”

在羅綸說話的時候,張煌言聽得極為專注,其間更是屢屢頭點,贊同之意出於言表。

提出這番見解的是羅綸,江南省人,為羅蘊章的族侄。他為復明大業,屢到各地考察山川形勢,鄭成功屯兵瓜洲,他亟往鎮江觀變;張煌言先往南京,他沿江追趕,終於在儀真趕上了。雖說年青,可是羅綸卻是任俠尚義之士,且性格也是直言無隱,正因如此,才會得到張煌言頗為器重,之前所發出的檄文,也是與他商議而定稿。

“子木所言甚是,我軍分四路布署,一軍鎮守池州,以扼長江上遊;一軍拔於和陽,以固采石之要,一軍出兵溧陽,如此既可窺以廣德;一軍直入寧國,以謀新安。子木以為,如此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