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3頁)

但有了這麽一遭,辛慶忌短時間內就回不來身毒了。

如此一來……

常威舔了舔舌頭,他知道,這是他最好的機會!

辛慶忌回朝述職,而他將成為新江都太守——這是朝堂的人事安排。

也就是說,只要自己可以彈壓住那些造反的身毒奴,就肯定能在朝堂那邊留下一個‘果敢’‘知身毒’的印象。

就有機會,攫取本當是辛慶忌的功勞與榮譽。

所以……

“子真啊,真是多謝了!”雖然還不是很清楚,辛慶忌是怎麽逼反了那些身毒奴,更不懂為何漢家大兵,遲遲不鎮壓那些造反的夷狄。

有一點,常威很清楚——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

當天晚上,率著艦隊抵達新江都港口的常威就在新江都的官署裏,見到了闊別年余的辛慶忌,在簡單的寒暄過去,常威就和辛慶忌來到了一間密室。

“子真賢弟……”常威叫著辛慶忌的表字,拱手相問:“城外的身毒奴,到底是怎麽回事?”

“為何城防士兵不去彈壓?”

這也是常威奇怪的地方。

大漢的武將文臣們,從永始之後,肩膀上就多了一個彈壓地方的責任。

為了鎮壓各地礦山與修河工程裏的奴婢勞工們,漢家的將校官員手上可沒少染鮮血。

特別是治河工程,從延和二年道現在,死在治河之事上的夷狄奴婢,沒有一百萬,也有八十萬了。

特別是引淮入汴和引汴入洛這兩個工程,每一步的河堤與河道下,都埋著一具化外夷狄勞工屍骸可不是開玩笑,而是事實!

不然,西域為何如此穩定?

不然,漢家在西域的開拓緣何如此順利呢?

答案是當地不服的人和因為匈奴西遷,而不斷逃亡而來的康居人、月氏人,都送到了內郡,成為了大漢帝國治河事業的磚瓦。

而治河之役,繁重艱辛,便是大漢臣民,也常有勞作而死的。

何況抓來、買來的夷狄勞工呢?

為了政績,也為了升官發財,各地地方官,更是對那些人敲骨吸髓。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分布淮河、黃河、汴河的勞工們,這些年來不斷的反抗、起義。

然後被迅速鎮壓,所有參與者統統處死。

鎮壓的效率,高到了治河勞工中超過四成的死亡,來自於軍隊鎮壓。

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大漢精銳,砍起那些衣衫襤褸,缺衣少糧,毫無組織的夷狄勞工來,簡直不要太愉快了。

所以,在常威看來,辛慶忌完全可以一炮就轟散了外面那些身毒人。

“不可以啊!”辛慶忌嘆了口氣,道:“兄長有所不知啊……”

“若是可以,小弟早就下令開炮了!”

“但問題是,外面的身毒奴,其實根本沒有造反……”

“沒有造反?”常威不能理解了:“那緣何圍城?”

辛慶忌低下頭來,臉色尷尬無比:“兄長有所不知,這些人不持刀刃,不攜金鐵……只是圍城、聚集而已……”

“彼輩號為‘請願’……”

“兄長來時,想必也看到了吧……”

“彼輩遇到我軍大部則避,若是人數一少,則以數十、數百倍的數量圍困……”

“便是軍士用刀砍,用棍打,也只能驅散而已,不消多時,便又聚集起來……”

這些日子,辛慶忌當然不是沒想過辦法。

殺雞駭猴、殺一儆百,甚至將幾十個砍死的身毒人吊在道路上。

但沒有用!

那些黑矮的身毒人,只是在僧侶們帶領下,圍著那些吊起來的屍骸念經。

念完經後,就又在僧侶們帶領下聚集起來。

而且,辛慶忌觀察過。

城外的身毒奴,基本都是露宿,所以,每天都有人死去。

有時候,甚至一天死個幾百人都有。

但他們對此毫無反應,甚至莫不關心。

人死了,就丟進河裏、海裏喂魚蝦。餓了就從附近的山上、河裏找點吃點,渴了就隨便喝點水。

反正,就是圍著新江都,不讓裏面的漢軍官員、士兵舒服。

也拒絕任何命令與配合。

說著這些事情,辛慶忌就懊悔不已,早知道是這個樣子,他那裏會下那個命令呢?

常威卻聽到了關鍵,他問道:“子真,他們緣何請願?”

辛慶忌尷尬的只想在地上打個洞鉆進去:“乃是愚弟糊塗,曾令這身毒奴廢種姓之制,開其賤民之錮……”

“結果,彼輩騷動,尤其是那些所謂的‘不可接觸者’,尤為憤怒……”

“仿佛吾之令,非為仁政,如廢其父子君臣之道,壞其綱常倫理一般……”

常威聽著,目瞪口呆。

他也算見多識廣了。

從西域到關中,自番禹到日南。

什麽月氏人、大宛人、西南夷、扶桑奴、真番蠻,也都見識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