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瘋狂(3)(第2/3頁)

“於是,眾卿大夫皆曰:伏唯丞相之命可也!”

眾人聽著,卻都有些不滿意了。

這不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嗎?

昨日,宣室殿議政一結束,長安城裏的報紙,就將身毒作為了當日最大的頭條。

盡管,其實大漢子民們,大部分根本不知道身毒在哪?

但這並不妨礙人們的瘋狂與議論。

永始以來,國家西丁西域,南開交趾、日南之土,將大量無地百姓,移民而去。

這不僅僅讓國家的糧食產量,七年之中保持了超高的增長頻率。

更讓國家的富庶,超乎想象。

河湟、河西、西域的牛羊,每年都以數十萬頭的規模,被販來內郡。

徐州、揚州、青州的稻谷,堆滿了敖倉,讓敖倉的倉儲面積,不得不不斷擴大,以滿足不斷運來的稻谷的儲存需要。

於是,國家開放釀酒,廢黜酒榷。

現在連普通的農民,也能早晚喝上一碗自家釀的米酒。

作坊裏的工人,更是只消花上一個五銖錢,就能在作坊門口的酒鋪打到一小碗黃酒來暖暖身子。

豐富的肉食供應,讓長安城裏的中產階級,現在也可以做到每日有肉吃。

棉布和毛料,取代了過去的絲麻,成為了主流的布料。

若再拿下一個身毒,這國家國勢,又將如何?

可能普通百姓,理解不了。

但太學生們,又怎會不知?

須知,如今的太學,可不僅僅只教儒家的經義。

還開放了算術、幾何、地理等許多課程。

太學教授們,也不再僅僅只從儒生中選拔。

將軍、校尉、農稷官、大司農的司曹們,也常常會過去授課。

將這天下形勢與國家政策,仔細解釋。

將這永始以來的種種政策變動,進行闡述。

故而,他們很清楚,今日漢家的繁榮,實則是建立在西域、河湟、漠北、朝鮮、扶桑、日南、扶南等數以百計的夷狄戎蠻諸國的痛苦與血淚之上的。

他們吃的肉,喝的酒,甚至身上穿著的衣服,大漢農民的水渠以及他們減免的賦稅,都含著數十數百萬夷狄的血淚。

用當朝丞相的話說是:今之中國,羌人為我牧羊、耕作,西域諸胡為我開墾、納稅,漠北匈奴為我畜牧、織造,南蠻西戎為我開采、冶煉,是以天下而奉中國也!

若再拿下一個身毒,即使身毒之地,之民,不過與西域平齊。

中國百姓,亦將再次松一口氣。

而對他們個人來說,身毒,也將是一個不錯的建功立業之所。

唯一的問題是——那邊距離中國實在太遠。

大多數人,現在還無法下定決心。

“張公子……”一個素來與張玄關系比較近的人,上前問道:“如今坊間傳說,樓船校尉辛慶忌,率一千人而定黃支,得其國庫,獲其金銀珍寶,足有數十萬金之巨……”

“這個事情,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張玄哈哈大笑:“這還能有假嗎?”

“吾曾親耳聽到叔父大人的家令田苗向安國夫人稟報,說叔父大人,已經決定賜那黃支城曰:新江都,命辛慶忌為新江都太守!”

“再過些日子,辛慶忌派回來運送金銀的寶船船隊,就要到那番禹,將其所獲的金銀珍寶送至安南都護府內庫,然後由安南都護府押送回京!”

“明歲三月,君等應該就能在長安見到運送金銀的車隊了!”

眾人聽著,互相看了看,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名曰野心與壯志的火焰!

大丈夫,旦求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光宗耀祖!

而當朝丞相,又以身作則,給了天下英雄豪傑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於是,但凡有點志氣的人,都不願混吃等死。

而是矢志於建功立業,留名青史,功成名就,衣錦還鄉!

那身毒黃支,不過一城之地,辛慶忌將兵也不過一千,一鼓而下,竟得金銀珍寶價值數十萬金!

從前,他們還不太敢信。

但如今,從丞相親戚嘴裏親口得知。

哪裏還不信?

頓時,每一個人眼中,都冒出火來。

提三尺劍而平萬裏之夷,吾能為之!

當代人物,除了丞相,英雄蓋世外,沒有幾人真正讓人佩服的。

當朝執政的十二卿大夫,士林的評價是:時無英雄,遂令豎子逞能!

大部分人都覺得,他們能的,我也能!

只不過是這些人運氣好,抱上了丞相大腿罷了。

若是我也能有這個運氣,如何不能?

於是,不過數日,北海樓船將軍幕府,便收到了數百封毛遂自薦,主動請纓,願為樓船將的太學士子請願書。

而更多的人,則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找起關系來。

特別是那些臨近畢業,不甘平凡的太學生們。

……

比起太學生們,漢家的貴族,特別是宗室貴族們,顯然對這來自身毒的消息,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