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變遷(第3/4頁)

而且,他還將同時迎娶,世宗義女,被封為南陽公主的趙氏。

南陵大長公主將與南陽公主,並為正妻。

這很不合禮法,更將進一步破壞天家的威嚴與神聖——雖然說,如今的天子,已經沒有什麽可供破壞的威嚴與神聖了。

太子太傅上官桀,公開打他戒尺,打的小天子哇哇大哭,這是人所共見的事情。

但,天下人卻沒有一個為其叫屈的。

反而都說太傅打的好!

子不教不成器!

棍棒之下出孝子!

皇帝,自也一樣,不好好教育,萬一天子將來學其祖父世宗明皇帝怎麽辦?

獨夫民賊,可是人人得而誅之的。

所以,這個事情,現在除了保皇派,其實沒幾個人關心。

反倒是丞相帶頭一次娶兩個正妻,讓很多人非常開心。

因為這樣一來的話,他們也就可以效仿丞相,多娶一個正妻。

如此,對很多人來說,等於多了一次聯姻的機會。

誰會不支持呢?

就是馬車主人,都已經是躍躍欲試,只待丞相大婚後,就派人去向上官桀提親,當那位太傅的女婿。

文士與馬車主人,一路聊著長安內外的新聞。

只是一刻鐘的閑聊,他心裏就已經明白,這位將要入朝的重臣,不會答應他的朋友們的提議。

大漢天子,又失去了一位忠臣。

於是,他神色黯然,在馬車抵達長安城城門後,就對馬車主人一拜,告辭而去。

“這倒是一個聰明人……”馬車主人看著文士遠去的背影:“倒也沒有辱沒他的父祖!”

想當年,平津獻候公孫弘,威震天下,朝野震服,就連當朝丞相也常常說:國朝名相,不過瓚候、北平候、平津侯而已!

“明公,此事要不要告知丞相?”一個官員,從馬車的隔間裏走出來問道。

“不必了!”馬車主人笑道:“張尚書的所作所為,丞相比咱們可清楚的多了!”

當朝丞相,可是設置了錦衣衛監督天下文武百官的。

那些錦衣衛,無孔不入的滲透在公卿貴族身旁,幾乎沒有什麽能瞞過這些丞相耳目的。

保皇派的存在,又豈能瞞過丞相?

所以,事情的真相只有一個——丞相故意放縱。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去捅破這個窗戶紙了。

反正,保皇派除了遊說外,也沒有做過其他傷害‘定策扶危功臣’們的事情,相反,他們認真的執行著丞相的種種政策,任勞任怨,堪稱廉吏。

“先回府,去拜見父親大人吧!”主人輕聲道:“吾離家已經三年,是該去拜謁大人,並請教長安這些年的變化與朝堂變革了!”

官員聞言,笑了起來:“大司農對於明公,贊譽有加,特別是明公奉命主持治河之事這些年來,大司農就常常對下官等人說:能承我衣缽者,舍鈞後別無他人!”

“大人過譽了!”馬車主人聽著,開心的不得了。

他如今雖然位高權重,但,依然離不開父親的幫助。

誰叫他的父親,乃是如今大漢中央決策圈中的核心成員,被世人俗稱為‘十二卿大夫’之一的大司農、安國候桑弘羊呢?

而他就是當年的新豐工商署令,延和末年的長安之亂,他因為遠在新豐,沒能參與,所以也沒有撈到功勞。

事後靠著丞相的青睞與乃父的光環,升為水衡都尉鑄幣曹,永始二年,授‘定策扶危功臣’封安義君,永始三年,受丞相命南下,任為雒陽令,四年,接替前任的東南治河總督王吉的職位,繼續治河工程,如今三年任滿,歸朝待命。

按照他的表現,這三年來的功績,也足夠換一個列侯了。

甚至說不定,還可以和前任王吉一樣,升任為九卿有司的正任官,甚至出任三輔之一的守令,成為有機會被推舉、提名為執政大臣成員‘十二卿大夫’之一的存在。

那可是能和丞相一起,商議、決定國家大事,戰和的決策層。

每一個人,都握有對天下與國家,至關重要的一票,更各自有著勢力與權力,可以升遷、罷免兩千石以下的官員。

雖非國王,卻權重於國王。

所以,這些卿大夫們死後,必然被追封為王。

就像去年去世的車騎將軍、襄武侯公孫遺,就被追封為韓王,謚為文忠,令其子公孫暢嗣位,襄武候家族獲準三代可以用諸侯王的儀仗,穿只有諸侯王才能穿的王袍、印璽,準許出入稱警,行文用孤,更可在西域的襄武縣內用國王的名義發布詔命。

這是人臣所能達到的頂峰!

所以,如今的漢室,不分文武,都想要擠入那個十二卿大夫的圈子。

而根據丞相在永始四年做出的決定。

漢家文武大臣,如今被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就是州郡兩千石以下的文武守臣及關中千石以下的官員,這些人只享有做官和執行上層命令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