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狂風驟雨(1)(第2/3頁)

他不敢再去糾纏霍光,想了想,於是,便從懷中取出一塊玉佩,持著它,找到了宮中的一位相熟的官員,將這玉佩悄悄的塞到對方手裏,問道:“今日宮中出了什麽事情?何以吾見執金吾神色慌張,似乎心情糟糕?”

“你還不知道嗎?”那熟人收起玉佩,左右看了看,壓低了聲音道:“現在宮裏上下都傳遍了!”

“據說是禦史中丞楊敞辛勞成疾,竟不幸暴病而亡……”

“天子聞而大哀,命有司厚葬美謚之……”

“不過……”那人神秘的道:“有傳說,楊敞之死,不是暴病……”

家臣聽著,瞬間明悟,他立刻低下頭,對熟人拱手道:“多謝明公,來日必有厚報!”

於是匆匆的離開未央宮。

禦史中丞,乃是弍大夫,朝堂中名義上和理論上的三號文臣。

更是內朝之中的重臣,其地位比九卿還要重要!

畢竟,九卿無法天天見到天子,也無法天天幫天子處理奏疏,傳達命令,並協助尚書令制定和策劃政策、法令。

如今,一位禦史大夫在朔望朝當日,莫名其妙的‘暴病而亡’。

便是沒有人傳說‘其非暴病’,很快就有人編出相關傳言了。

“風雨欲來啊……”這家臣走出未央宮,回首那黑暗中的宮闕,一抹後背,全是汗水!

因為他知道,一個禦史中丞,莫名‘暴病而亡’,在這樣的敏感時刻,恐怕立刻就會成為壓倒馬車的稻米,成為雪崩前落下的最後一片雪花。

而連他這樣的小人物,都有這個覺悟。

其他人呢?

那些高高在上,智珠在握,或者大權在手,心裏有鬼的大人物們呢?

他們只能想得更糟,更壞!

……

太子、宮。

一片蕭瑟之景。

上上下下的官僚與臣子,都是垂頭喪氣,沮喪至極。

今日朔望朝,他們一敗塗地。

非但沒有扳倒那位鷹楊將軍,就連毛都沒有傷到其一根。反而是自身,遭受了災難性的失敗。

天子那一句‘亂我家者,必太子也’,已是一錘定音。

許多人,只是聽說此事,就已經是眼前一黑,雙腳發軟!

因為他們很清楚,劉氏對廢太子的大臣,會如何處置?

簡單——殺!放!流!

所有太子大臣,都將面臨這三種結局之中的一種。

當年先帝廢粟太子,就是如此。

所有臨江哀王的臣子,除了魏其候竇嬰,因是竇氏得以幸免外,余者統統都是這麽個下場!

今上刻薄狠毒絕情,遠勝先帝。

自然,只會比先帝更狠毒更絕情!

“家上!”作為太子大臣孔安國自是不肯認輸:“為今之計,家上只有立刻出關中,往雒陽一走可破局了!”

“吾等在雒陽,有治河都護府之兵數萬之眾,更有河洛齊楚之士百萬之眾可以依靠!”

“如家上至,河洛吳楚,青徐冀荊四州之土,三十余郡,都願為家上效死!”

這個底氣,孔安國還是有的!

劉據在關東治河兩年,收攏了大量民心,得到了無數貴族士大夫的支持。

而且,這些人現在除了劉據,已經沒有了其他指望,在如今的局勢下,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只能破釜沉舟,奮死一搏!

而關東士族與貴族,與長安的百年矛盾,也將使得劉據只要回到雒陽,立刻就能聚齊百萬大軍!

當然了……

勝利之後,漢家遷都是在所難免。

必將從長安,遷到雒陽。

於是,從此之後,漢天子將落入關東士族的包圍與掌握之中。

就像那宗周平王東遷一樣,從此,歷史就將分為兩頁。

漢也將有前漢、後漢之分。

前漢強勢、霸道,於士大夫貴族無所不用其極,酷吏橫行,刑罰酷烈。

而後漢,自是眾正盈朝,天子垂拱而治,士大夫鄉賢自理地方,皇權從此限於雒陽宮闕之中。

“若是那樣……也不枉吾這一番心血……”孔安國內心感嘆著。

只是,他也知道,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河洛吳楚,人是多,地也廣。

但那裏能抵擋北方的驕兵悍將?

特別是那位鷹楊將軍麾下的百戰雄師呢?

所以,他也只敢想想。

事實上他清楚,即使一切順利,此事恐怕他們能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獻祭了太子,換來長安對關東的一些妥協。

再多就不可能了。

劉據聽著孔安國等人的勸說,他也是頗為意動。

自散朝後,孔安國、周嚴等人,就一直在勸他,只是,他終究無法下定決心。

因為,走是很簡單。

連夜出城,然後遁走函谷,從弘農回雒陽最多十天。

而只要出了函谷關,其實他就已經安全了。

關東士人和貴族,會盡一切可能的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