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畫餅(2)(第2/3頁)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孔夫子的教誨,雖然人盡皆知,但漢室的權貴們卻總是記吃不記打。

像今日這般的冒失與親率之舉,在過去百年,曾出現過無數次,有無數人死於此事。

但偏偏很少有人能記住這些教訓。

尤其是如今,魚龍混雜之下,被那張蚩尤一個小小的試探,便試出來深淺,王訁斤也只能在心裏哀嚎。

“此事,姑且不去管它!”冷不丁的,耳畔天子的笑聲傳來:“朕正好也好久沒有與群臣好好說說話了……”

“王侍中,且去將入宮諸卿皆帶來朕前!”

王訁斤聽著這些話,莫名感覺,自己的身體寒毛陡立,仿佛有著刀槍斧鉞加於己身一樣。

他勉強收束心神,強作鎮定,拜道:“諾!臣謹奉詔!”

天子看著王訁斤的身影遠去,他忽然笑了起來,吟唱起一首詩歌:“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一邊吟唱著,他一邊搖起一個少府制作的鈴鐺。

“陛下!”屏風之後,一位大將持劍而出,單膝跪地:“臣趙充國待詔於此!”

“卿親自帶人去尚冠裏,秘見故駙馬都尉金日磾……”天子從懷中丟出一份帛書:“將此書授金日磾!”

“記住,不要讓任何人知曉……也要囑托金日磾,毋令他人有知此事!”

“諾!”趙充國頓首再拜。

這位曾經的玉門校尉,如今已是天子最忠心最信任的鷹犬。

一如當年的王莽!

王莽留下的緹騎與布置在長安城內外的細作們,現在就是趙充國在直接指揮與領導。

便連如今的執金吾霍光,也不能插手這些事情。

送走趙充國,天子緩緩的躺到軟塌上,長長的出了口氣,臉色有些蒼白。

於是,立刻就有近侍宦官,端來熬好的人參湯,一勺一勺的服侍著這位陛下。

但天子心中卻是思緒紛飛,百轉千回。

最終所有的思緒,化為了一句嘆息:“泛泛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父皇啊……兒臣終究不能為堯舜呀!”

當初,先帝臨終,曾有遺訓告他: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厭也。

這天下人心,果真與先帝所說一般無二。

如他所見,滿朝上下,竟是一個君子也無。

只有那社稷之舟,在風雨之中,顛簸前行。

可惜,如今這掌舵之人,已垂垂老矣,老驥伏櫪,壯士暮年,空有萬般壯志,卻也只能放下一些,為子孫謀劃。

當事情到了這一步時,所有的人與物,在他眼中都已經明碼標價。

只要價格合適,沒有人是不能犧牲的。

將人參湯喝完,天子終於恢復了精力,他重新坐起來,看向身側的宦官:“郭穰,太子如今到那裏了?”

“回稟陛下,家上昨日遣使來報,言以過華陰……”

“善!”天子點點頭:“汝且持朕節符,命宗正親迎太子!”

“諾!”

……

棘門大營,位於長安城東棘門之外。

自古天子出巡,於宿營之地插戟為門,而漢天子出巡,皆出城東,故所謂棘門,其實是戟門。

而北軍大營,便坐落於棘門外十五裏,渭河之畔。

其中旌旗烈烈,戰旗飄揚。

有五千之士,屯於此地,日夜待命,乃是漢長安城外最大的屯兵點之一,與那建章宮北門外的期門大營,共為長安城城防重鎮。

歷史上,棘門大營最出名的典故莫過於周勃星夜入北軍大呼‘為劉氏者左袒’,於是盡起北軍精銳,誅諸呂於宮墻之中,流血漂櫓,殺戮十余日。

張越親自驅車來到這軍營,立刻便引起轟動。

鷹楊將軍四個字,足以讓全軍上下動容。

於是,棘門都尉宋襄匆匆率著左右出迎:“末將宋襄拜見將軍!”

“都尉請起!”張越扶起這位大將,道:“吾奉天子詔,將為衛尉,故來此一探北軍軍容,也好在將來天子問詢之時,能有所言!”

宋襄聽著,不疑有他,道:“既如此,請將軍入營觀之!”

北軍是漢室的一個特殊集團。

其復雜程度,不亞於朝堂上的派系糾葛。

單單是以任務劃分,北軍就分為三部分。

衛戍軍、禁軍、野戰軍。

其中,衛戍軍主要由天下郡國番上的衛士組成,漢法,軍士一歲在郡,一歲在京,一歲戍邊。

意思就是一個軍人,一年在當地郡國服役,一年在京城服役,一年在邊塞服役。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

事實上,除了精銳與校尉以上軍官,幾乎沒有郡兵能做到這個地步。

而且這個制度真要實現,漢室財政就要破產!

旁的不說,單單就是那衛士周轉所耗的錢糧,就足夠打一場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