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月氏王哭漢庭(4)(第2/2頁)

“臣自記事以來,便為逆臣翕候等,囚禁於王宮之中,他們命臣著白衣,誦經文,學教義……臣暗中得知,翕候等逆臣,竟欲以此策,令臣絕後,而使月氏無後,其等便可篡之!”

“臣幸得聞,中國有聖天子,居長安,為天皇帝,做天下王,為四海主,秉綱常之制,而執禮儀之道……”

“臣乃計脫囚籠,攜父祖所遺之物,跋涉萬裏,來朝陛下!”

“懇請陛下,為臣做主!”

“為臣父,為臣祖父做主!”

“為月氏正綱常,為四海正倫理!”

言畢,磕頭如搗蒜,直至血流不止,依然不停。

而周圍朝臣、勛臣、侍從,甚至殿中衛士,都感動不已,為這月氏王的命運而扼腕,為其國內賊臣的囂張與狂妄而痛恨!

於是,原本打算刁難於他的許多博士官,也都不敢說話了。

沒辦法,天大地大,綱常秩序最大!

“月氏國,禮樂竟崩壞至斯……”天子忽然道:“朕甚憫之!”

而博士們,也都互相交頭接耳。

這一刻,不分今文、古文立場,幾乎所有博士都已經達成共識——必須譴責!嚴厲譴責!

若不如此,禮法何存?綱常何在?

於是,再沒有人關心這月氏王的朝貢貢品問題了。

對所有人來說,同情、支持和聲援這個可憐的月氏國王,已經是正治正確!

用孟子的話說,這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然了,大多數博士們,都只願意口頭支援、同情、支持。

但是……

殿中另一側,安坐著的勛貴武臣們,卻都已經躍躍欲試!

因為,他們聞到了戰爭的味道,嗅到了武勛的存在。

伐無道,誅暴虐,先王之教也。

討不臣,平亂賊,先賢之所倡!

月氏翕候,殺王背上,實打實的亂臣賊子!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大漢王師興義師,討不臣,平無道,自是順天應命,浩浩蕩蕩。

唯一的問題是——什麽時候打?由誰打?大家能不能參與其中。

本來,這種需要遠征萬裏的事情,自當年的大宛戰爭後,漢室上下就已經沒有什麽動力了。

主要是得到與失去不成正比。

而且,興師動眾,勞師遠征,會導致國內怨聲載道,天下民怨沸騰。

便是武將們,也輕易不願意花費數年時間,去打一個遠方之國了。

畢竟,這種事情風險太大,打贏了還好,萬一遇挫甚至失敗,那簡直是灰頭土臉,丟人丟到家了。

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首先,漢軍之銳,重新得到了證明。

鷹楊將軍麾下鷹揚旅,因疏勒一戰,名震天下,四海聞名!

六千打十萬,打的十萬匈奴人戰戰兢兢,只能低頭認輸,全盤接受了漢室的所有條件!

匈奴都是如此不堪一擊,其他夷狄又算什麽呢?

所以,當前漢軍上下,包括長安城裏的勛貴子弟們,都是戰意濃濃,屬於那種聞戰而喜,聞和而喪的典型軍國主義者。

其次,疏勒戰後,漢室上下達成共識,開始在西域之地,重新分封侯國。

不是元鼎之後,那種只有租稅和部分土地,沒有半分地方權力的閹割版列侯。

而是和戰國、漢初一般,實打實的,享有諸侯權力的封國!

封國之中,除了依舊要受漢律、漢法管束之外。

其他官員任免,租稅收取,都由封主自決!

封主,甚至準許按照戶口建立郡兵武裝自衛的權力。

並且,已經開始有列侯,在西域之地,開始經營其封國。

這由不得這長安內外的勛臣列侯們激動!

冒險的基因,在他們的血脈中蘇醒,對於土地與權力的渴望,讓他們日夜難眠!

於是,這些人比河西的鷹揚將軍和他的部將們還急,天天在長安城裏鼓噪著戰爭,嚷嚷著‘變夷為夏,聖人之道’,恨不得馬上就發動對西域匈奴的最終一戰,然後再把烏孫什麽的一起打包滅了,好讓他們去西域當土皇帝。

現在……

一個機會,從天而降。

最激動的,就是這些人了。

月氏?萬裏之外的異域?

看上去是挺遠的!

但……

這有什麽關系呢?

大不了,到時候,派個庶子什麽的去當地就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