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鷹揚(1)(第3/3頁)

只有狠狠的虐殺、打擊、折磨他們,才能震懾其他人。

於是,李廣利屠輪台,續相如破扶樂,皆是不留余地,不憫私情。

目的就是殺雞駭猴,阻赫他人。

效果很好!

西域三十六國中,如今除了已經沒有出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的蒲類諸國外,便是車師、危須、焉奢這樣的匈奴核心領地的王國,也要送質子去長安,也得尋機賣好。

只是可惜,那蒲類諸國,素來被隱蔽在天山北麓之後,漢家想要報復,還真有些難度。

如今,他們自己送上門來,張越豈能不笑納?

張越軍令一下,立刻在漢軍左右兩翼待命的兩個校尉部的騎兵便開始披甲上馬。

當他們一動,遠方的李陵馬上就看出了蹊蹺。

“這些漢騎有些不對勁!”李陵遠遠的盯著那些從漢軍陣列左右兩翼而出的騎兵。

他們的騎具,李陵自是熟悉。

全員馬蹄鐵、馬鐙、馬鞍,這讓他眼熱不已,尤其是那馬蹄鐵,匈奴至今無法復制!

但,比起騎具,他們的甲具、武器,更讓李陵震驚!

作為漢軍大將,而且還是世代為騎兵大將的將門之後。

李陵對漢騎自是無比熟悉。

他很清楚,漢家騎兵的標配,素來就是輕騎兵以騎弩、騎劍為主要作戰武器。

而重騎兵持戟而動,破陣催敵。

自衛青霍去病以來,漢騎的武器裝備就很少有什麽變化。

只有作戰方式在不斷改變。

譬如李廣利時代,漢軍就是以騎步混合作戰為主。

騎兵作為突擊利器,步兵作為協助兵種,協同作戰。

天山會戰、余吾水會戰,都是這樣。

漢匈雙方調兵遣將,同時以重兵集團對戰,務求一戰而畢其功!

然而,眼前的那些漢騎,卻與過去李陵所認知的漢騎,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他們腰間的騎弩,已經不見。

取而代之的一個系在腰間的劍鞘。

其形制因為距離太遠,而根本看不清楚,只能肯定絕非過去的那種漢劍。

而在他們的背後,出現了一個只在過去的弓弩兵身上才能見到的箭囊!

箭囊之側,隱約能看到弓弦的影子。

“馬上派人去通知大宛人與蒲類騎兵,叫他們一定小心!”李陵立刻說道:“這些漢人有古怪!”

馬上就有人領命而去,其他匈奴貴族也都是滿臉愁容。

因為,他們清楚,他們面對的人,不僅僅是一位天下無雙,蓋世無敵的猛將。

那蚩尤將軍更是當代的孫吳一般的智將、名將!

一部《戰爭論》,匈奴高層誰沒讀過?

如此人物操練的全新騎兵,豈是等閑?

李陵甚至心中隱約有預感,今天以後,恐怕天下騎兵將分為兩種。

一種是張蚩尤的騎兵,另外一種是其他騎兵。

就像當年霍去病的騎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