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疏勒會戰(1)(第2/3頁)

就像當年,且鞮侯單於傾全國之兵,將他率領的五千江夏兵圍在浚稽山中。

結果是什麽呢?

八萬匈奴主力,被五千沒有戰馬的漢軍殺的喪膽。

重圍之中的漢軍,依靠著組織、戰術與配合,前後殺傷匈奴士兵上萬,斃殺大當戶、骨都侯數十人。

連單於的弟弟,都被射傷。

最終,漢軍彈盡糧絕,又被叛徒出賣,才為匈奴所破。

如今,六千大漢精騎,在那位鷹楊將軍的統帥下,踏著寒風,頂著風沙,氣勢洶洶直撲而來。

不過兩萬匈奴騎兵,拿什麽和他打?

命嗎?

在這一漢當五胡的時代,六千漢軍絕對精銳,是完全可以壓著三四萬的匈奴騎兵追著砍的!

兩萬人,怕是連消耗和調動對方的能量也不夠!

更何況,李陵知道,現在的漢軍騎兵,在那位鷹楊將軍的統帥下,已經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戰術也好,組織也好,裝備也罷,都已經全面更新換代了。

旁的不說,去歲大戰,李廣利所部的騎兵,就裝備了大量的馬蹄鐵等全新騎具。

靠著這些從那位鷹楊將軍發明創造的騎具,李廣利所部在戰場上完全碾壓了先賢憚。

要不是李廣利自己輕敵冒進,中了埋伏,恐怕先賢憚和他的腦袋,現在已經掛到了漢長安的北闕城頭,與南越王、朝鮮王等‘前輩’一起吹風賞月。

所以,正面硬剛,絕對不行!

但不硬剛,堅守城市的話……

李陵看了看身下的疏勒城,緩緩的搖了搖頭。

這疏勒城,連貴山城一半大小都不及。

至於城墻與城防設施,更是簡陋的讓他有些想哭。

城墻是夯土的,勉強只能算城墻,根本擋不住漢軍的那些強大的攻城武器。

而且……

講真,疏勒城,漢軍根本不需要打,只需要將軍隊開到疏勒城下。

屆時,漢軍重壓之下,城中的西域仆從軍和大宛炮灰們,恐怕會在壓抑之中崩潰。

那恐怕比正面硬剛戰敗的下場還要淒慘!

即使仆從軍和降兵們不崩潰,但十萬人馬,擠在這狹小的城市裏,要不了三天,人畜糞便與生活廢水就會熏死城中守軍。

所以,固守也不可以!

“為今之計,只能是兵行險招了!”李陵望著南方,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對他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恐怕就是在這場戰爭中,他不需要戰勝漢軍。

只需要拖,拖下去,等待漢人自己的補給線吃緊,同時暴風雪來臨。

那麽他就有機會,趁機求和。

用黃金、美人、奴婢、珠玉甚至是土地,換取漢朝大軍撤回國內。

簡單的來說,就是用錢和土地、人口買時間。

用卑躬屈膝,用低三下四來換漢朝那位老皇帝的開心,希望後者能大發慈悲,饒恕他與他的西域匈奴。

但,前提條件是他必須讓漢軍難受。

必須撐過今年!

不然的話,戰場上輕易能拿到的東西,別人為什麽要和他談?伸手自取不就好了?!

只有讓他們難受,讓他們感覺到若是決戰的話,可能會有損失,甚至可能會出現重大傷亡。

於是,投鼠忌器之下,又見到那些承諾、黃金、美人、珠玉與土地的賄賂,那位老皇帝和他的大臣們才會施壓給那位鷹楊將軍,命其收兵撤退。

對此,李陵倒是很有信心的!

畢竟,他曾是漢家大將,太清楚朝堂諸公與那位老皇帝的想法與為人了。

那些家夥,好大喜功,極好面子,只要給足他們面子,滿足他們的私欲,那麽一切都好商量。

同時,漢家內部的很多文人與文官們,及其討厭開疆拓土,在夷狄之鄉建立郡縣。

那些家夥別說西域之地了,他們連已經在漢室治下的南越、閩越、朝鮮、西南諸國都是極為嫌棄的。

他們堅定的認為,長城之外,非禹貢之圖,九州故土,皆可棄之。

帝國只需要關起門來,好好經營本土州郡,同時笑看夷狄蠻子狗咬狗就好了。

最好的情況下,夷狄蠻子們自相殘殺,最終會同歸於盡!

所以,李陵在一個多月前,貴山城還未陷落的時候,就已經命人攜帶重金,前往漢長安城之中活動了。

收買貴人,賄賂重臣,遊說名士,只為了配合他明年的求饒。

想到這裏,李陵便下定了決心!

他叫來自己的親信心腹王遠,對其下令道:“左大將,我命汝,率堅昆萬騎,立刻潛行至姑墨、且末、精絕、莎車等國,化整為零,騷擾、襲擊任何看到的漢軍小隊及其輜重!”

“汝務必要做到,讓漢人寢食難安,日夜難眠!”

這一招,當年漢伐大宛時,匈奴人就已經用過了。

效果非常棒!

以至於漢軍精銳深陷大宛戰場泥潭四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