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長安(1)(第2/3頁)

“嗯?”李廣利眉頭一揚,詫異的問道:“匈奴人難道還敢進攻河西?”

“非也!”那家臣叩首道:“下臣聞之,乃是鷹楊將軍以匈奴無道,無故襲擊漢之友邦,又受解憂公主之請,於是率軍六千,出龜茲而西伐匈奴!”

李廣利立刻就站了起來,忍不住仰天長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漢制,無虎符擅調兵五十以上,視同謀反!”

“丞相,你我速速入宮,面見天子,彈劾張子重亂命之事!”

劉屈氂聽著,卻是有些疑慮,他輕聲道:“張鷹揚有天子節及天子詔,有便宜行事之權,何況,如今太孫在居延,鷹揚出兵,必有太孫背書……”

“且……便是沒有這些……鷹楊將軍總領內外軍事,見機而動,也是說的過去的!”

李廣利豈能不知道這些?

事實上,作為曾經的貳師將軍,他沒有虎符就調兵、出征,打些擦邊球的事情,可沒少幹!

天子和朝堂,也不會過分苛責邊塞大將的自主行動。

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舉世公認的道理與傳統,自春秋以來,統兵大將在外,就是可以自行其是的。

“嘿!”李廣利笑了起來:“丞相,這世上豈有一定對的事情呢?”

“想要挑毛病,雞蛋都可以挑出骨頭來!何況是那張子重!”

“吾等所求的,不過是一個名目而已……”

劉屈氂聞言,立刻醒悟過來。

找張子重麻煩,給他添堵,本來就是他們這些人該幹的事情!

不然,天子豈會留他們到現在?

至於有沒有道理?正確不正確,又有什麽幹系?

在這官場上,立場正確、態度到位,遠勝其他!

何況,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一個可以近距離的與太子據接觸、協商的機會!

於是,劉屈氂連忙拱手:“謹受教!”

……

劉屈氂與李廣利來到建章宮前時,他們愕然發現,建章宮宮闕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

大司農桑弘羊、太仆上官桀、宗正劉德、廷尉趙昌樂等老熟人都在。

而新任太常卿劉全、新任執金吾霍光,也赫然在列!

其中劉全是長安正壇的新人。

他是漢家宗室,算起來還是劉屈氂的族侄——劉屈氂之父是中山靖王劉勝,而劉全之父則是長沙定王劉發子劉喜。

定王生前有十六子,劉喜排行老十一,算是定王晚年所出。

所以,他也沒有撈到什麽好處,只不過因王子身份得了一個葉平候的爵位——轉瞬就因酌金所失,於是劉全少年之時,便被迫出仕為官,靠著俸祿來養家糊口。

而其才幹,在宗室之中,也算不錯。

一路自縣令,做到了襄平郡郡尉、邯鄲令,太常商丘成賜死後,天子有感需要一個宗室來擔任太常,於是遷劉全為太常。

於是,當代的長沙王劉鮒鮈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朝中有人了!

而劉屈氂也總算在九卿裏,找到了一個說的上話的夥伴——雖然長沙定王劉發生前其實一直瞧不起放浪形骸的弟弟劉勝,多次諷刺這位漢家第一播種機,但這並不妨礙劉屈氂每次見面,都會熱情的上前招呼。

今次也不例外。

“太常安好!”

“丞相安好!”

“太常今日要入宮?”

“丞相不也是?”

“是為鷹揚之事?”

“非也!”劉全一口否認:“乃為向陛下奏報安陵之事……”

劉屈氂聞言,呵呵的笑了起來。

安陵?!

漢家帝陵諸山之中,太常卿最不需要關心的就是安陵了!

除非安陵山崩、水淹,否則就算是安陵神廟崩塌,天子也會裝作看不見,不知道。

而太常卿更是歷來都將安陵當成了一個垃圾桶,將那些他不喜歡、討厭的人,統統丟去安陵伺候孝惠皇帝!

所以,劉全入宮的目的,與劉屈氂是一樣的。

不過,他更多的恐怕還是來看熱鬧。

畢竟,這位宗室之後,上任以來,就是以謹小慎微而聞名!

但……

劉屈氂看著這宮闕下的盛況,嘴角溢出絲絲笑容來。

他知道,朝臣們都和他一樣。

……

另一側,李廣利大步走到了剛剛上任執金吾不久的霍光面前。

霍光是月前被天子拜為執金吾,接替辭官請歸的韓說的。

這位執金吾一上任,立刻便忠心耿耿的為天子做了許多事情。

同時,也悄然拉了許多朋友,包括尚書令張安世、太仆上官桀等曾經與他疏遠的人,又被他拉到了一起。

想到這裏,李廣利就不得不佩服這位執金吾的手段!

當真是厲害的很,也果斷的很!

以李廣利所知,霍光為了拉攏上官桀,便嫁其嫡女與上官桀子上官安,至於張安世,則送了對方兩萬畝河湟莊園並八百羌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