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身為棋子的自覺(第3/3頁)

因這大宛數百年積蓄的財富、人口、技術,已足夠他與他的西匈奴飽餐一頓。

但,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他必須在正面戰場,不要被漢軍打的太慘,別連抵抗之力都沒有。

若是那樣的話,漢朝還會與他談判嗎?會給他一個跪舔的機會嗎?

不可能!

既然輕易伸手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所有東西,為什麽要和人談判呢?

當年的霍驃騎,何曾與匈奴人談判過?

想著這些事情,李陵就一邊虛情假意的安撫這些投降的大宛貴族,一邊在心裏計算起來。

現在已經是十月了,換而言之,西域的風雪,可能很快到來。

最多一個月,西域地區就會下雪,然後暴風雪隨之出現。

也就是說,他和他的部隊,只要拖住一個月,等待風雪降臨,漢軍自退。

然後,他就有機會通過外交渠道,來說服漢朝,讓漢人默認他的存在,至少默認他在大宛的所得。

“我是有用的……”李陵握著拳頭:“漢朝需要我,那位鷹楊將軍更需要我!”

在私渠比鞮海,李陵想了整整數月,讓他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其中就包括了,他和他的西匈奴,在漢朝那位鷹楊將軍及漢朝高層眼中的地位。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李陵清楚,事實就是,他與西匈奴是棋子,也是磨刀石。

漢朝高層,用他與西匈奴為子,加劇匈奴內耗,同時又用他們為磨刀石,來磨礪、逼迫、影響、恐嚇西域諸國。

他與西匈奴,在漢朝的戰略中,十之八九屬於為王前驅者。

明白了這一點,李陵就抓住了生機。

果斷發動大宛戰爭,就是他抓住這一線生機的決斷。

事實證明,果然是這樣!

漢朝坐視了他的西匈奴進攻大宛,除了在郁成城插手了一下後就沒有別的了。

迄今為止,漢朝大軍,連一個兵都沒有越過計示水就是明證。

既然如此,李陵就知道,只要那位鷹楊將軍依然需要自己和自己的西匈奴來做他想要的事情。

那麽,他便不會趕盡殺絕,一定會留有余地。

而這就是他的機會!

在夾縫中求生,在絕境裏尋找生機。

就像大宛戰爭這樣,雖然是為漢之棋子、利刃,但他與他的西匈奴同樣收獲滿滿!

只要能消化這勝利成果,明年就可以回師漠北,與那幾位單於再次爭鋒!